监尚书六部门
即“六部监门”。
即“六部监门”。
军事编制。明世宗嘉靖二十四年(1545)于南京设置,为京营之一。简选各营精锐兵卒三千人,以勋臣统领,别设场进行训练。但营卒多无赖子弟,骄横不法,甚至哗变殴死督储侍郎。隆庆元年 (1567)罢。
官名。参见“仪制清吏司郎中”。
官名。北齐置,见“驼牛署令丞”。
见“军使”。
见“十壮将军”。官名。南朝梁代有此将军,为十二班。见《隋书·百官上》。
官名。南宋以吏部郎官改称,参掌尚书右选之事。
官署名。唐代后期,在用兵前后为控制地方秩序,始置制置使。宋置制置使司,以制置使为主官,为一路至数路地区的统兵大员,掌经画边防军务。其性质略同于招讨使而地位稍逊。政和中,熙秦用兵,以内侍童贯为之,仍兼经
见“宗子正”。
官名。战国齐置。副使。《孟子·公孙丑下》:“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驩为辅行。”副使。《孟子,公孙丑下》:“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驩为辅行。”
太守和刺史。《宋史·胡寅传》:“遴选守刺,久于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