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名。隋朝置,隶陇右牧。设帅都督及尉; 炀帝大业三年(607)后置左、右牧监各一员,以主其事。
爵位名。为太平天国后期设置的六爵之一,简称为豫。见“六爵”。
官名。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太史局置,为伎术官阶官。
官名。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525) 刊正将军名号时置,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二班,仅高于偏、裨将军。
军官名。北洋政府设置,为团的副长官,由中校或少校充任。
官名。为国民党政府行政院秘书外的长官。见“行政院秘书处”。
旧指官署外门。清朝习惯上专指督抚官署。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末刘备置,统兵。《三国志·赵云传》: “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三国蜀、十六国成沿之。北齐时从二品。隋初列为散号将军,六品上,炀帝大业三年(607)罢。杂号将军
官名。主管朝会班秩、威仪。唐朝多以殿中侍御史充任,若全都出使在外,则以监察御史里行充,纠离班、语不肃者。五代沿之。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三京留司御史台置一员,与令史分按院、管勾两班;又有入品知班三
即“火你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