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散骑侍郞

散骑侍郞

官名。三国魏置,员四人,五品。隶散骑省,吴国亦置。西晋因魏制。与散骑常侍、侍中、黄门侍郎等侍从皇帝左右,顾问应对、谏诤拾遗,共平尚书奏事。东晋罢。南朝复置,员四人,隶集书省,掌文学侍从、谏诤纠劾,收纳章奏,地位渐轻。宋五品,梁八班,陈五品。选功高者一人,与散骑常侍祭酒同掌纠劾禁令。北朝兼修史,地位略高于南朝。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四品上,二十三年改五品上。北齐集书省置六员,其下起居省置一员,皆五品。隋初并属门下省,掌值朝陪从,正五品上。炀帝大业三年(607)废。唐初复置,为加官,武德七年(624)改为正五品下文散官,太宗贞观(627—649)后无闻。参见“门下省”、“散骑省”。

猜你喜欢

  • 庄宅副使

    官名。北宋置,属西班诸司使,通常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 (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 (1112) 重定武臣官名,改武节郎。

  • 行破虏将军

    杂号将军名,东汉末年袁术置,掌率军征伐。《三国志·吴书·孙坚传》:“(孙坚)与袁术相见,术表坚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

  • 果子都监、同监

    官名。金于尚药局置果子都监、同监,掌给受进御果子,员额各一人。

  • 安后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为八安将军之一,只授予在朝中任职的官员。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一班,为重号将军; 大通三年(529)改定官制后,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一班。陈沿置,拟三品,比秩

  • 宣葬

    官场用语。宋朝六品以下官死,朝廷赐资财助办葬事,差官传宣押赐,称宣葬。

  • 西藏驻京办事处

    官署名。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冬,西藏驻五台山堪布罗桑巴桑奉达赖指示前往南京见蒋介石,罗桑回藏后转交蒋介石致达赖的信,此为西藏与国民党政府接触之始。次年,蒋介石曾派北平雍和宫堪布贡觉仲尼为“赴藏

  • 督办鲁案善后事宜公署

    官署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强占胶州、青岛和胶济铁路。战后巴黎和会开会时中国代表要求收回德国在山东的各种侵略特权,但协约国仍同意由日本继承,中国代表遂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太平洋会议

  • 县少内

    官署名。战国秦置。县级收储钱财的机构。《睡虎地秦墓竹简· 法律答问》: “可(何)谓‘府中’?唯县少内为‘府中’,其它不为。”行政机构名,秦汉皆置,为县中掌收储钱财的部门。《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

  • 懿旨

    旧指皇太后或皇后的命令。世称女德为懿,故谓之懿旨。

  • 监督检察官

    官名。北洋政府时期设置于高等检察分厅,相当于分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