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
官署名。① 清末陆军部军学司所属七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宣统三年(1911)改隶军学处。掌陆军各学堂教育章程之厘定,教科书之审定,经费、房舍、图书、器械之管理,学生之招收、考试、毕业、出国留学,以及职员之奖罚革补等事。置科长、科员、录事。②清末海军部军学司所属五科之一。原属筹办海军事务处,宣统二年(1910),随司改属海军部。掌厘定海军学堂教育宗旨、管理章程,承办海军学员的招生、考试、毕业、见习、奖惩,以及审定教材,采购图书器械等事。置科长、科员、录事。
官署名。① 清末陆军部军学司所属七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宣统三年(1911)改隶军学处。掌陆军各学堂教育章程之厘定,教科书之审定,经费、房舍、图书、器械之管理,学生之招收、考试、毕业、出国留学,以及职员之奖罚革补等事。置科长、科员、录事。②清末海军部军学司所属五科之一。原属筹办海军事务处,宣统二年(1910),随司改属海军部。掌厘定海军学堂教育宗旨、管理章程,承办海军学员的招生、考试、毕业、见习、奖惩,以及审定教材,采购图书器械等事。置科长、科员、录事。
官署名。金朝属尚书省户部。掌收支交钞物料。完颜永济至宁元年 (1213) 置。设场官领场事,秩旧正八品,后改正九品。金代户部交钞库所属机构。掌收支交钞物料。设场官,旧正八品,后改为正九品。
宋朝贡举考试之一。南宋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命居住临安(今杭州)原籍在一千里以外的举人,附于国子监发解试,另立号考校,以同文馆为考场,故称同文馆试。宋代科举考试的方式之一。绍兴十四年(公元114
又作牌头。蒙古早期基层军官,统十夫,又称十夫长。元朝建国后,内迁蒙古军中的十夫长仍有此称。
清代县衙内部科房之一,设经承,掌理学务。
女官名。金置此官,正九品,掌御医药。见《金史·百官三·内命妇品》注。
将官名,金朝置。为军中主将或主帅,掌领兵征伐。威果总管,为金国海陵王侵宋时的三十二总管之一。见《金史·百官一》。
官署名。① 即枢密院,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改枢密院置,院使、副使各一人,直学士二人,后改为直崇政院;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复为枢密院。参见“枢密院”。②即资正院,元惠宗至元六年十二月(
交通部直属机构。国民党政府交通部为监督整理招商局而设置。依照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三月二十六日公布的《招商局监督处章程》规定,其职权为关于业务方针的决定,契约的订定及废除,产业及资本的整理,分
官员升赏的方式之一。明代有此制,《明史》卷一六○记罗绮为左副都御史,“以功赐二品禄”。
郡分职吏名。汉置,见“市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