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提举常平司

提举常平司

见“提举常平官”。


官署名。宋置,掌常平、义仓、免役、市易、坊场、河渡、水利之法,视岁之丰歉而为之敛散,以惠农民。凡役钱,产有厚薄则输有多寡;及给吏禄,视其执役重轻难易而分等级。商人有滞销货物,则官家收买再卖给人民,以平物价。皆总其政令,仍专举刺官吏之事。其官称提举。熙宁初先在河北、陕西试行,不久全国实行。元祐初罢之,并其职于提点刑狱司。绍圣初复置,元符以后因之。见《宋史·职官七·提举常平司》。

猜你喜欢

  • 食监

    官名。战国楚置。掌监督饮食卫生。《新序·杂事四》: “楚惠王食寒葅而得蛭”,“则庖宰、食监法皆当死”。官名,西汉置,为宫官,掌监御用膳食。《汉书·霍光传》:“(昌邑王)诏太官上乘舆食如故。食监奏未释服

  • 女酒

    女官名。北魏后宫女职。孝文帝定为视五品。

  • 五冶太师

    官名。辽北面官。掌四方钱铁之冶。太宗时置。

  • 令状

    见“职令状”。

  • 公主主簿

    官名。东汉置,秩六百石,为公主属官,管理公主家中诸事务。

  • 太子前卫率

    官名。西晋惠帝置,与左、右、后卫率各领一军,宿卫东宫,亦任征伐,地位颇重。东晋初废,孝武帝太元(376—396)年间复置。南朝宋废。简称“太子前率”。东宫武官名。见“太子左卫率”。

  • 特羊都尉

    官名。北齐置。从九品上。参见“特羊局”。

  • 军级

    官制用语。北魏时由军功而获得的官职等级,于战事结束后,可依此取得朝廷正式官职。孝庄帝以后,发授较滥,私自增改以求官者亦甚多。

  • 西曹从事

    官名。十六国南凉置。南朝梁诸州亦置,位在诸从事上,自一班至流外四班不等,掌同西曹掾。

  • 右武候

    禁卫军指挥机构。隋朝十二卫之一,置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与左武候同掌车驾护从,昼夜巡察,烽候道路,执其营禁,分领诸骠骑府、车骑府府兵; 有长史,司马,录事及功、仓、兵、骑曹参军,法、铠曹行参军等员,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