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官名。皇帝嫔妃。三国魏明帝置,太和(227—233)中定其位比关内侯。西晋武帝定内官,置为九嫔之一,位视九卿。南朝宋孝武帝省,明帝泰始元年(465)复置,三年列位九嫔。南齐沿置,陈亦为九嫔之一。隋炀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司厉置,北周沿置。秋官府掌朝下大夫属官,掌男女诸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春饎之事。下设司厉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汉置,俸比六百石,掌虎贲郎习射。见《后汉书·百官志》,参看“虎贲中郎将”条。
官名。北魏置,为皇帝左右的亲信官员。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二○七《奚智墓志》:“(智为)内行羽真,散骑常侍、镇西将军、云中镇大将内亦干之孙。”参见“羽真”。
官名。北魏置。《魏书·张熠传》: “庄帝还宫,(张) 熠出除镇南将军,东荆州刺史,寻加散骑常侍,征蛮大都督。”
官名。汉朝郡县的佐吏,为户曹的副职,助户曹掾掌民户、礼俗、祠祀、农桑等事。魏、晋多沿置。《后汉书·朱乐何列传·乐恢传》:“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注:“《东观记》京兆尹张恂召恢,署户曹史。”
官名,东汉中平元年置,掌领兵征伐。《三国志·吴书·孙坚传》:“(朱)儁表请坚为佐军司马,乡里少年随在下邳者皆愿从。”
金末高级军事官员合称。哀宗正大二年(1225),选诸路精兵直隶枢密院,先设总领六员,后改为都尉,至天兴 (1232—1234) 初年设十三都尉(一说十五都尉),秩四品,以曾掌元帅者充任,与元帅府、行枢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天官府司会司次官,正三命。协助管理财政事务。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废。
官名,西汉置,为乐府属官,掌监主乐人。《汉书·张延寿传》:“知男子李游君欲献女,(张放)使乐府音监景武强求不得,使奴康等之其家,贼伤三人。”官名。西汉乐府令的属官,《汉书》注引孟康说:“音监,监主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