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执戟

执戟

①皇帝的亲近侍卫。《汉书·惠帝纪》: “谒者、执楯、执戟、武士、驺比外郎。”颜师古注引应劭曰: “执楯、执戟,亲近侍卫也。”秦、汉以郎中、中郎、侍郎等郎官执戟宿卫宫殿门户,故亦为郎官代称。② 武官名。唐武则天天授二年 (691) 始于诸卫各置五人,正九品下,为四色官之一; 东宫六率各三人,从九品下。肃宗乾元元年 (758)北衙六军亦准诸卫置,员额、品秩皆同。宋初仅存空名,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废。


1、掌侍从宿卫郎官的别称。秦汉时以郎中、中郎、侍郎持戟宿卫宫殿门户,因此有“执戟”之称。《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背楚而归汉。”《汉书·惠帝纪》:“太子即皇帝位……(赐爵)中郎不满一岁一级,外郎不满二岁赐钱万。宦者尚食比中郎,谒者、执楯、执戟、武士、驺比外郎。”注:“应劭曰:执楯、执戟,亲近陛卫也。”

2、官名,唐武则天置,诸卫各五人,正九品下;东宫六率各三人,从九品下。肃宗乾元年间,也准北衙六军诸卫置。宋朝初年只是个空名,神宗时废。

猜你喜欢

  • 兰台令史

    官名。东汉始置,隶御史中丞。掌书奏及印工文书,兼校定宫廷藏书文字,秩六百石。班固曾任其官,受诏撰史。魏、晋、南朝沿置,掌监察刑狱文书,班次侍御史。魏、晋、宋六品。《隋书·刑法志》: (南朝陈)“御史中

  • 折溃真

    官名。北魏置。《南齐书·魏虏传》:“为主出受辞人为折溃真。”此系南朝人对北魏鲜卑语官名的音译。

  • 翰林庶吉士

    官名。见“庶吉士”。

  • 纳言中大夫

    官名。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御伯中大夫置。仍属天官府。员二人,正五命。随侍于皇帝左右,掌管皇帝所用的书籍,可被派出使敌国及执行其他使命。下设纳言下大夫、纳言上士、纳言中士以佐其职,领给事上士、掌

  • 殿帅

    宋朝殿前都指挥使简称。又称殿岩。即殿前都指挥使,在宋朝,殿前都指挥使称殿帅,也称殿巖。参看“殿前都指挥使”条和《历代职官表·历代职官简释·殿前司》。

  • 军事委员会分会

    军事委员会的分司机构。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前,曾在北平、武汉、广州等地设立军事委员会分会,这是最大的区域性军事组织。长官称为主任,一般由上将级军官充任。设有与中央的军事委员会相适应的一些机构,惟

  • 学艺

    宦官名。明朝内府钟鼓司置,掌内乐、传奇、过锦、打稻诸杂戏,以供娱乐,无定员。

  • 州记室

    州门下吏名。南朝宋置,见“记室书佐”。

  • 御伯

    “御伯中大夫”省称。官名。北周置,属天官,掌出入侍从;又称御伯中大夫。《通典·职官三·侍中》:“后周初有御伯中大夫二人,掌出入侍从,属天官府,保定四年改御伯为纳言,斯侍中之职也。”

  • 东岳太师

    官名,王莽置,典致时雨,青炜登平,考景以晷。见《汉书·王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