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恩骑尉

恩骑尉

爵名。清朝于公、侯、伯、子、男五等世爵之下所加四级世职的最末一级。上有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


清朝以公侯伯(超品)子(正一品)男(正二品)、轻车都尉(正三品)、骑都尉(正四品)、云骑尉(正五品)、恩骑尉(正七品)九等封号封功臣及外戚。恩骑尉为第九等封号。清朝阵亡官员的子孙,袭爵次数已尽,即授以恩骑尉,令其世袭。见《清史稿·职官四》。

猜你喜欢

  • 往来国信所

    见“国信所”。官署名。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置管勾往来国信司,属内待省。元丰改制后改称往来国信所,转属鸿胪寺。有管勾官二人,以都知、押班充任,掌与辽国通使交聘之事。南宋并入礼部。

  • 正印官

    明清对地方各级长官之统称。如布政使、知府、知县等。以其主管一级政府之政务,有僚属,且所用印为正方形,故名。简称“正印”。明清制度,正规职官用的印为正方形的,称正印,因此,称正规官员为正印官;临时委派的

  • 六部尉

    官名合称。东汉于京师洛阳置左部、右部、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尉,典兵,负责京师治安,合称为六部尉。亦作六部都尉。曹操曾任洛阳北部尉。西晋沿置。东晋于京师建康亦置。北魏迁都洛阳后复置,初职任较轻,宣武帝

  • 辨验筋角翎毛等官

    官名。元置,属武备寺,员额二人,掌对于制造箭矢的原料筋角翎毛质量的判别。

  • 添支

    官制用语。又称增给,宋朝官员的一种加俸。宋制,有官、职、差遣之别,除本官正俸料钱、衣粮外,带职与任差遣则另加钱、米等,称为添支。北宋前期,权三司使、知开封府,百千;权发遣三司使,五十千; 玉清昭应宫、

  • 左右小武伯上士

    官名。见“左右武伯中大夫”。

  • 总督军务

    官名。明置,初称总督军务,后改称总督。详“总督”条。

  • 中垒司马

    官名,西汉置,为中垒校尉的属官,掌领兵,秩六百石。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 工副

    官名。明朝于诸王府工正所置,一人,从八品,佐工正掌缮造修葺宫邸、廨舍之事。嘉靖四十四年 (1565) 革。

  • 参军长

    官名。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护国军政府置于大元帅府,为参军处的主官。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重建大元帅府后仍置。国民党政府时期为国民政府参军处的主官。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国民政府改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