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亦称“南府”。始于遥辇时期,由遥辇八部中乙室、楮特、突举三部组成,乙室部为核心。太祖继位以后,以耶律欧里思为南宰相,领南府三部。南宰相府成为常设机构,分理全国政事。圣宗时,南府
官名。宋有此加官,散官无职事;而地位高于正职。见《宋史·职官九·检校官》。
官名。北魏置。统辖侍御郎等皇帝左右的武职侍从,多选用功臣子弟,地位高于侍御中散。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 职员令未载。
官名。元置,为宣政院的佐官,秩正四品,员额三人。
官名。见“牧厂统辖总管”。
官名。南朝梁置。流外三品蕴位。
清朝内阁置协办大学士,简称“协办”,详见“协办大学士”条。
见“供庖务”。
官名。明朝于各王府奉祠所分置,各一人,正八品,掌王府中祭祀、乐舞之事。
宋朝士名。徽宗政和八年 (1118) 置,以赐在学选人,正八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