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屯驻大军

屯驻大军

南宋军名。南宋初经过整编形成的以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吴玠和岳飞为统帅的五支行营护军,分别以行营前、左、中、右、后护军作番号。至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解除岳飞、韩世忠等兵权,先后撤销各行营护军的番号,改名为某州府驻扎御前诸军。大军之下的各军也以某州府驻扎御前左军、御前后军等作番号。至南宋中期,陆续在兴州、兴元府、金州、江陵府、鄂州、江州、池州、建康府、镇江府设御前诸军,连同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所统辖的三军,称为十三支屯驻大军,各有一万至几万兵力。各军以都统制和副都统为正副主官。军中文书须都统制、副都统共同签署才为有效,使其互相制约。便于皇帝控制。南宋中期以后,基本上由文臣充任的制置使、宣抚使等逐渐剥夺了都统制的指挥权,南宋灭亡前夕,都统制已名存实亡。屯驻大军其下有军、将两级编制,军相当于北宋的厢,统兵官有统制、同统制、副统制、统领、同统领、副统领等,将略等于北宋的军,统兵官有将, 其称号如“御前右军第一将”、“御前前军第一将”之类。将又有正将、副将和准备将的区别,其下还设有训练官、部将、队将、押队、拥队、旗头、教头等。屯驻大军的军士一般分为效用和军兵两级。

猜你喜欢

  • 首都建设委员会主席

    官名。国民党政府设置,为首都建设委员会的长官。见“首都建设委员会”。

  • 指典乐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检点的属官,员额一人,官阶为职同军帅。参见“典乐”。

  • 典镌刻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天朝典官,掌刊刻诏旨及书籍,员额四人,官阶为职同指挥。

  • 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隶将作院,掌制造宫内金玉冠帽、束带及金银器皿。世祖中统二年(1261),初立金玉局,秩正五品; 至元三年(1266),升为总管府。置达鲁花赤、总管各二员,正三品; 副达鲁花赤

  • 封疆大吏

    明清对地方高级官员之统称。简称封疆。明清指三司长官都指挥使、布政使、按察使。清朝指总督和巡抚。以其总揽地方军政大权,故比之于古代分封疆土之诸侯。亦称疆臣、疆吏。指明清时代的总督或巡抚。参看“封疆”条。

  • 删书衙

    太平天国所设事务性典官衙之一。太平天国初期禁读四书五经,买者卖者藏者读者均有罪。定都天京后置删书衙,对四书五经逐一加以删改然后刊行。李圭见到过《孟子》一书的改定刊行本,他在《金陵兵事汇略》说:“国改郭

  • 廪牺署

    参见“廪牺令”。官署名,金朝置,掌荐牺牲及养饲等事。其官有令、丞,有太庙令、丞兼。见《金史·百官一》。

  • 六番招讨使司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隶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置司于雅州 (今四川雅安),掌军民政务。设达鲁花赤、招讨使、经历、知事各一员。

  • 尹工

    官名。殷朝置。《甲骨文合集》第五六二八片: “壬辰卜, 贞厥令尹工。 ”

  • 典炮衙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制造枪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