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屯长

屯长

官名。亦作“敦长”。战国时置。《商君书·境内》:“能五人一屯长。”后地位稍高,然仍属低级军吏。《汉书·陈胜传》:“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胜、广皆为屯长。”颜师古注: “人所聚曰屯,为其长帅也。”东汉将军所领部曲之下亦置,员一人,比二百石,位居候下。


官名,汉置,俸比二百石,掌一屯兵。《后汉书·百官志》:“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比六百石。曲下有屯,屯长一人,比二百石。”《汉书·陈胜传》:“秦二世元年秋七月,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胜广皆为屯长。”此虽为征发的戍民,但其是按军事编制,故称屯长。

猜你喜欢

  • 孝悌有闻科

    科举制科之一。隋代设置,属于贤良忠直类科目。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诏举。参见“制科”。

  • 右曹郎中

    ① 宋朝职方、驾部、库部、都官、比部、司门、屯田、虞部、水部郎中统称。② 官名。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户部置,佐理户部右曹之事。

  • 十路宣抚司

    官署合称。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于燕京、益都济南、河南、北京、平阳太原、真定、东平、大名彰德、西京、京兆等十路分置,掌管各路军政和民政。设宣抚使、副使等职。受燕京行中书省节制。中统二年罢。

  • 同知太禧宗禋院事

    官名。元于太禧宗禋院置同知兼佐仪神御殿事二人,为太禧宗禋院的副长官。

  • 司籍所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由大都等路断没提领所改置,隶中书省刑部,掌孥收产没之籍。设提领、同提领各一员。官署名。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改大都等路断没提领所为司籍所,掌理犯刑案者财产籍

  • 圆明园八旗护军营营总

    官名。又称“圆明园营总”,圆明园八旗护军营统兵长官。雍正二年 (1724) 设,额设八人,每旗一人,正三品。掌率营众警夜巡昼。

  • 技术部员

    官类名。辛亥革命后中央各部中某些部由于工作的需要特设专门技术官,称为技术部员。因其资历、地位和职权的不同,又分做技监、技正、技士三等。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技术官设置情况不详,北洋政府成立后,定技监为简任官

  • 更人

    官名。战国秦置。打更巡夜的小吏。一说守囚之吏。《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 “可 (何)谓署人、更人?耤(藉)牢有六署,囚道一署旞,所道旞者命曰署人,其他皆为更人。或曰守囚即更人殹(也),原者署人殹

  • 孳牧所

    官署名。明朝光禄寺所属机构,掌供宫廷所需牲畜之牧养。洪武八年 (1375) 始置,设大使一人,从九品,副使一人,未入流。十年改司牧司。

  • 文职封赠

    参见“封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