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将军幕府

将军幕府

佐助将军处理军务员职的总称。《史记·李牧列传》有“市租皆输入莫府”之语,索隐:“崔浩云:古者出征为将,军还则罢,理无常处,以幕帟为府,故曰幕府。”将军幕府的员职,据《后汉书·百官志》记载,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掾属、令史等。长史秩千石,是幕府的总管,可以代表将军或单独行事;司马秩亦为千石,主兵,即在军事上为将军出谋画策或帮助将军调遣军队;从事中郎秩六百石,职参谋议,是属于参谋性质的吏员;掾属与令史是管理具体事务的,有些也起参谋作用,一般有二、三十人,可以统称掾、史或舍人,也可以其所领职务为称,如外刺、刺奸及部集、兵曹掾史、禀假掾史等。不同时期不同将军的幕府,其人数不一,多为随事而设;也有因人而设者,如《汉书·蔡义传》记蔡义“以明经给事大将军幕府。”以上是将军幕府僚属, 其领兵作战,有部、曲、屯等组织:将军所领军队分为部,部有校尉、司马(不设校尉的部只设军司马一人,又有军假司马,为其副职,其别营领属者,为别营司马);部下有曲,曲置军侯(副职称为假侯);曲下有屯长,每一屯长五十人;屯长之下则为什伍组织,五人为伍,十人为什。三国时期将军幕府略如汉制,魏二品将军,以骠骑将军为例,其幕府所属有军师一人,第五品;长史、司马各一人,第六品;从事中郎二人,第六品;正、行参军二人,(持节为都督者则置三人),第七品;门下督一人,第七品(其下有门下录事、门吏、门下书吏各一人,开府则置门令史一人);营军督、刺奸督、帐下督各一人,秩均为第七品;记室督一人,第七品(开府则置记室省事令史、閤下记室书令史各一人) ;部曲督,无固定员额,第七品;主簿一人);西东閤祭酒一人(开府则置功曹史、书佐各一人);户仓曹令史、属各一人(开府则置);兵铠士贼曹令史各一人;西东曹掾、令史、学事各一人(开府则置)。其二品以下诸将军,所属员职依次递减。晋与南北朝时,汉魏以来的一些重要的将军名号多成为优礼大臣的虚号,其开府为位从公者则置府僚,略如公府之制(参见“公府掾属”条);其领兵在外者,多为州刺史与郡太守的兼职,除州、郡行政属吏之外,另有军府的组织,称为州军府或郡军府,其员职略如军府之制(参见“州军府”、“郡军府”条),军府僚属并逐渐侵夺了州、郡行政属吏之权,逐渐成为地方行政员吏。至隋遂废去地方行政系统的员吏,以军府僚属的员职,正式定为地方行政员吏,并废去郡一级建制,以州统县。于是本属军职的州司马,至唐代遂成为安置贬降的朝廷官员的闲职,而禁军、十六卫等军事系统的僚属则另有设置,与汉魏南北朝以来的幕府不同。

猜你喜欢

  • 标营

    军事编制。明末李自成农民军置,即五营中之中营,共大帅八人,亦称“中权亲军”或“中权营”。参见“五营”。

  • 扎萨克喇嘛

    即“札萨克喇嘛”。

  • 管理火药局监督

    官名。清朝工部火药局属官。佐管理火药局大臣掌局事。由本部堂官於满、汉司员、笔帖式内派委,无定员。

  • 太子典直

    官名。唐置,属太子内坊,主仪式。员额四人,正九品下。

  • 东宫外监殿中守舍人

    官名。南朝梁置,为外监殿局属官。流外三品蕴位。

  • 州军府东西閤祭酒

    官名。汉代公府置东西閤祭酒,主閤内事。《南齐书·百官志》记诸公督府置吏,有东西閤祭酒各一人。是南朝州都督府中亦必有此职。较小军府则不置。

  • 监军司

    官署名。西夏设置,为地方军区机关。西夏之制,分全国为左右两厢,共设十二监军司。左厢六:一、神军司,驻夏州弥陀洞;二、祥祐军司,驻石州(在今米脂县西北);三、嘉宁军司,驻宥州;四、静塞军司,驻韦州;五、

  • 飙起将军

    见“十飙将军”。

  • 总务科

    官署名。清末各省提学使司所辖六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办理机密文书事件,收发一切公文、函电、案卷、册籍,编纂统计报告及各种学务报告,编印教育官报,考核所属职官、教员功过,办理司内一切杂项

  • 承御下士

    官名。北周置。承御大夫属官,随承御大夫侍卫皇帝左右。正一命。见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四六六《豆卢寔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