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司宪中大夫属官,员八人,正一命。
官署名。明永乐(1403—1424)中所置北京行在六部之一。参见“行在六部”。
见“知寨”。
宦官名。北齐置,属长秋寺晋阳宫署。从九品上,员二人。
官署名。金上京设,不常置,掌本京城壁及缮修等事。其长官为提举、同提举。见《金史·百官三》。
官名。西汉尚方已有中、左、右之分。东汉末设令,隶少府。三国魏沿置,六百石、七品。西晋亦置。东晋省并尚方令,主作御刀绶剑诸器物。南朝宋复置,以相府作部配台,谓之左尚方,置一员,掌造军器。齐沿置。梁隶少府
官名,辽置,见“十二宫都部署司”。
官名。北魏置。亦称行台吏部郎。《周书·辛庆之传》“及贺拔岳为行台,复启庆之为行台吏部郎中、开府掾。”
汉朝郡级政区等级。元帝建昭二年(前37 )规定,户十二万以上为大郡。大郡军政长官官秩较一般郡为高。《汉书·元帝纪》: “益三河[大]郡太守秩。户十二万为大郡。”
科举考试录取时须评定等第,因称应试合格为登第,亦称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