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医院院判

太医院院判

官名。明、清太医院之副长官。佐院使掌院务。朱元璋吴元年(1367)设。洪武十四年(1381)改称院丞,二十二年复旧称。正六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始分左、右,各一人,均由汉员充任。左院判由右院判升补,右院判由御医升补。正六品。宣统元年(1909)改正五品。


官名。明清时太医院的副长官。明为正六品,员额二人。清分左右院判各一人,品秩与清同。

猜你喜欢

  • 行主

    官名。西夏军职,在副统之下,步马将佐之上。

  • 苏拉昂邦

    满语官名。汉译为“散秩大臣”。

  • 二尹

    清朝县丞之别称。清朝县丞的别称,丞为长官之副。

  • 祠部长史

    官名。曲氏高昌国祠部长官。职掌同尚书。参见“祠部”。

  • 骁骑校尉

    官名。东汉初为屯骑校尉改称,掌北军宿卫兵,建武十五年(后39)复旧。东汉末复置,董卓曾表曹操任此职,操未就任。官名,汉置,为八校尉之一,原称屯骑校尉,东汉初改称骁骑校尉,建武十五年复称屯骑校尉。

  • 北左卫大将军

    官名。渤海国十卫之一北左卫长官,置一人。

  • 贴祇候内品

    宋朝内侍阶官名。隶入内内侍省者,位在入内内品上、祗候小内品下; 隶内侍省者,位在内品上、祗候内品下。

  • 五府科

    官署名。清朝兵部武库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

  • 上林三官

    官署合称。省称三官。即西汉水衡都尉所属钟官、辩铜、技巧(一说为均输、钟官、辩铜)三官合称,因均在上林苑中,故名。武帝时禁郡国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其铜上缴三

  • 左右旅贲率

    武官名。北周置,正职为上士,副职为倅长中士。参见“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