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国务总理

国务总理

官名。民国初年置国务院,设国务总理,协助大总统处理政务,担任国务会议议长,对外代表国务院,副署大总统一切命令。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为国务院的首长。《临时约法》时期政府实行内阁制,国务总理是实际的行政首长,在国务员中居于领袖的地位。习惯上由大总统提名,经国会同意后任命。国务总理负实际政治责任,副署大总统的命令,除关系各部全体的由全体国务员副署外,其余国务员均只就与其部务有关的部分行使副署权;国务总理则无论关系一部、几部或全体,以及仅是关系总理本身的,均须副署。国务总理担任国务会议的主席;遇有事故时,得报请大总统,由其他国务员代理。为了保持行政的统一,国务总理对于各部总长的命令或处分认为有碍时,得先中止,再行取决于国务会议。国务总理依其职权或特别委任,得发布院令,就所管事务,得对地方长官发布训令和指令。“新约法”时期不设国务总理,在总统府政事堂设国务卿,襄助大总统处理政务。临时执政府后期和军政府时期虽设国务总理,但也都是襄助临时执政和陆海军大元帅处理政务,其地位与“新约法”时期的国务卿差不多。

猜你喜欢

  • 作坊使

    官名。五代始置。宋初因之。太祖开宝九年 (976),分置南、北作坊使。属西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 (998),定为同六品。神宗熙宁三年(1070),改为东、西作坊使。元丰

  • 国际贸易局

    实业部直属机构。国民党政府设置,掌调查中外商情,促进对外贸易。设局长、副局长为正副长官;中西文秘书各一人,分掌机要文件及长官交办事务。局内分设四处:总务处,掌文书的撰拟与收发、保管,印信的典守,职员成

  • 崇玄丞

    官名。唐朝宗正寺崇玄署次官,置一员,正九品下。北宋初存其名,极少除授。

  • 仁威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为五德将军之一,武帝天监七年 (508) 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第十六班。陈改为五威将军之一,拟四品,比秩中二千石。武官名。南朝梁置, 见“智威将军”。

  • 国信所回易库干办官

    官名。南宋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 置,掌国信所回易库。参见“回易库”。

  • 作士

    官名。新莽更名大理为作士,典全国刑狱。东汉复称廷尉。官名,王莽改廷尉曰作士,掌刑法审判。属官有正、左右监。秩皆千石。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左右平,秩皆六百石。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廷尉》。

  • 在野

    不任官职。《尚书·虞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 受纳司

    官署名。西夏置。西夏语音“嚷张罗”。中等司。元昊建国初期设,掌仓储保管及收支等。官署名。西夏设置,掌国家仓储保管及其收支之事,以受纳使为长官。

  • 前军师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 (196—220) 中曹操置。为丞相府主要僚属,在中军师下。参议军国大事。三国蜀,十六国前燕、前秦亦设。参见“军师”。官名,东汉末年曹操置,为丞相府主要属员,位在中军师下,掌参议军

  • 同都督

    官名。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始置,以执政兼任,为都督府副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