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吏部中大夫

吏部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夏官府吏部司长官,员一人,掌官员选举,权力极重。下设小吏部下大夫、大吏部上士以佐其职,领司士上士、司勋上士、司录上士等官属。北周沿置,司勋置中大夫,不复属之。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宣帝即位后,复置。正五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汉成帝初置尚书,有常侍曹,主公卿事。东汉改为吏曹,主选举、祠祀,后又改为选部。魏晋改选部为吏部,主选举事。《册府元龟·贡举部总序》说:“后周依周官之制,建吏部中大夫、掌选举,小吏部下大夫一人以贰之。”北周吏部中大夫员额一人,正五命,属夏官府。任此职者见《周书·宇文测传》:弟深,“孝闵帝受禅,迁吏部中大夫。武成元年(公元559年),除豳州刺史。深在选曹,颇有时誉。”小吏部下大夫佐之,正四命。属官有小吏部上士,正三命。

猜你喜欢

  • 资德

    官名。明建文(1399—1402)中增置资德院为太子官属,置一人为主官。成祖即位罢。

  • 悦众

    ① 官名。赞宁《大宋僧史略》卷中《僧寺纲科》:“案西域知事僧总曰羯磨陀那,译为知事,亦曰悦众,谓知其事悦其众也。”亦译作“维那”。十六国后秦以慧远为之,佐僧正管理全国僧务。僧正秩同侍中,此职稍降。②僧

  • 秘府

    宫廷中收藏图书典籍之所。《汉书·刘歆传》:“及《春秋》左氏丘明所修,皆古文旧书,多者二十余通,藏于秘府,伏而未发。”三国吴设秘府中书郎、秘书郎等官管理其藏书。后亦作为秘书省的别称。官署名,即宫中图书馆

  • 提举御前弓马子弟所

    见“御前弓马子弟所”。

  • 尚书右民郎

    参见“右民郎”。

  • 州田曹掾史

    州分职吏名。北齐置于诸州,见《隋书·百官志中》。唐代改为司田参军事,参见该条。

  • 肃政廉访司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秩正三品。世祖至元二十八年 (1291),由提刑按察司改名,简称监司、宪司。定制设二十二道,分属于中台、南台、西台管辖。成宗大德九年 (1305) 五月,改为详刑观察司。十月

  • 别驾从事

    官名。东汉司隶校尉及州部属吏。司隶校尉行部时由别驾从事奉行,录众事,秩百石。州刺史(州牧)所属别驾从事职秩同。均由所部长官自辟除。官名,汉置,属司隶校尉,校尉行部时掌奉引,录众事。秩百石。州刺史(牧)

  • 临时法制院

    北洋政府时期临时执政的直辖机关。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临时执政下令废止国务院法制局官制,公布《临时法制院官制》,改国务院法制局为临时法制院,成了一个由行政支配的变相的立法机关和设计机关。其任务是

  • 上林署直长

    官名。元置,为上林署令丞的佐官,见“上林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