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威仪
官名。 西周置。 掌礼法仪容。 《簋铭》:“皇祖考司威义(仪), 用辟先王。 ”
官名。 西周置。 掌礼法仪容。 《簋铭》:“皇祖考司威义(仪), 用辟先王。 ”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天官府计部次官,亦称计部下大夫。佐计部中大夫掌国家收入、支出的帐簿。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成为计部长官,称计部下大夫。宣帝即位,六
官署名。两晋南朝置,掌符节。设侍御史掌其事。隶御史台。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员二人,五品。
官名。见“外府寺”。
宋代官员任用方式之一。即堂除,见该条。
①爵名。清朝蒙古贵族封爵之第七等。位次辅国公。土默特左旗和喀喇沁三旗称“塔布囊”。有一、二、三、四等之别,秩视一品至四品。此外,新疆回部吐鲁番和哈密的贵族封爵制同蒙古,亦有台吉。②官名。清朝设于内蒙古
官名。唐朝元帅、都统、招讨使属官,出征则置,兵罢即省,置一人,位行军参谋下。
杂任职名。唐少府所属杂匠一百二十五人,分配在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诸司充任造作工役。
官名。元置,与主考共阅试卷。简称“同试官”或“同考官”,详见“同试官”条。
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