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即“精膳清吏司员外郎”。
官署名。清末置于产盐省份,商人有贩盐之特权者,运盐到埠头,由掣验局令其抽签,以定发售之先后,故有此名。
见“唱名”。
官名。明置,为蕃育署正副主官。见“蕃育署”。
清朝山西、陕西等地边外蒙古地方编户之头目。乾隆二十二年(1757)设。於种地民人内择其诚实者充任,辖十家。专司查报偷窃为匪及来历不明者。其上有总甲、牌头等头目。
即“徐州兵马指挥司”。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典祀中大夫司鸡中士佐官,正一命。
即“牒试”。
官名。隋、唐内侍省内府局次官,皆置二员,正九品下。
东宫官通称。太子官属称“宫僚”,因太子称东宫,故称。王俭《宫臣为太子妃服议》:“且汉魏以来,宫僚充备,臣隶之节,具体在三。”见《南齐书·礼志下》。《旧唐书·职官三·东宫官署》:“司直掌弹劾宫僚,纠举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