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龙虎军将军
官名。辽朝置,属南面官。加官,无实职。在左龙虎军将军下。
官名。辽朝置,属南面官。加官,无实职。在左龙虎军将军下。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右武伯中大夫右游击率上士属官,正一命。
官名。东宫侍从武官,掌骑兵。南朝宋置,“太子三校”之一,员七人。齐、梁、陈沿置,员一人。梁七班; 陈六品,秩千石。北魏亦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四品上,二十三年改从五品下。北齐罢。东宫武官名
参见“提督京营”②。
官名。南朝梁置。《梁书·袁峻传》:“天监初(502—519),鄱阳国建,以峻为侍郎,从镇京口。王迁郢州,兼都曹参军”。
官制用语。晋朝、南北朝时期多见。原指长期兼任某职,后发展为一种任官形式。《魏书·郭祚传》:“咸阳王禧等奏(郭)祚兼吏部尚书,寻除长兼吏部尚书,并州大中正。”秩位低于正员,可由此升为正员,亦可由正员降此
官署名。南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置,掌江、淮、荆、浙、闽、广等路经制钱及和籴之事,设经制发运使为长官。九年,改为经制使司,以户部长官或副长官兼经制使。
官名。北洋政府置,为清理俄人旧案处附设的检察所的主官,主管检察事务。
官名。即太子左宗卫率,隋炀帝大业三年 (607) 改,唐高祖武德五年 (622) 复名左宗卫率。
官名。金置,属给事局,办理中宫事务。员额十一人,职同东宫入殿小底。
官名。三国吴置。领兵大臣年迈有病,则任其子为之,协助处理军务。《三国志·吕范传》:“后范寝疾,拜(子吕据)为副军校尉,佐领军事。”官名,三国吴置,掌领兵征伐或驻守,或佐主帅处理军务。《三国志·吴书·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