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六察御史

六察御史

见“六察”。


官名。亦称六察官。唐始置,由监察御史充任,属御史台察院。分掌对于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监察。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以监察御史第一人察吏部、礼部,兼监祭使;第二人察兵部、工部,兼馆驿使;第三人察户部、刑部。元和中,以监察御史之新任者不出使无以观察其能否胜任,乃命专察尚书省六部,号称六察官,宋代置监察使六人,分掌对于六部及朝廷各机构的监察,亦称六察官。谢维新《合璧事类》说:“唐台案有六监司,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李定请复六察,于是御史专领六察。(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御史台言:请以吏部及审官东西院、三班院隶吏察;户部、三司及司农寺隶户察;刑部、大理寺、审刑院隶刑察;兵部、武学隶兵察;礼部、太常寺,隶礼察;少府、将作等隶工察。从之。)其后大正官名,……以六察官为监察御史。”明清时都察院所属各道御史得稽察朝廷各机构,当是源于唐宋的六察制度。

猜你喜欢

  • 贼曹掾属

    官名。见“公府贼曹”。

  • 神牲所

    官署名。明洪武三年(1370)置,隶太常司,掌祭祀用牲之事,次年革。设官不详。洪熙元年(1425)改置牺牲所。

  • 整仪尉

    官名。清朝銮仪卫职官。顺治四年(1647)设,正六品。后改从六品。次于治仪正,掌整仪之事。共三十一员,其中满缺十六员、汉缺十五员。宣统元年(1909)因避帝讳改称整宜尉。官名。清置,属銮仪卫。銮仪卫左

  • 宣葬

    官场用语。宋朝六品以下官死,朝廷赐资财助办葬事,差官传宣押赐,称宣葬。

  • 南院司徒

    官名。辽朝置。北面官。南大王院官员,在南院太保下,典族属,原称梯里己(惕隐),会同元年(938),改称司徒。

  • 贡士

    周朝诸侯国向天子推荐人才称贡士。《礼记·射义》: “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后汉书·左雄传》: “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唐宋以后称由各地学校升贡入京师国子学及赴殿试者为贡士。清朝又以会试考中者为贡士

  • 坚锐将军

    官名。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刊正将军名号时置,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班。陈沿置,拟七品,比秩六百石。

  • 策封使

    唐羁縻府州临时特遣使。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高祖遣使策封高丽王建武为辽东郡王。

  • 泽人

    官名。春秋战国置。掌理川泽。《礼记·月令》:“命泽人纳材苇。”官名。掌管川泽水草地区。《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命泽人纳材苇。”

  • 州的等级之一。唐制为七等州的第二等,宋制为八等州的第二等。参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