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散吏名。汉代置,无实际职掌,考见“议曹掾吏”。
共工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见“共工”。
官名。明朝置于诸王府审理所,一人,正六品,掌王府中推按刑狱之事。
官名。宋朝文散官中有朝奉郎、朝奉大夫等官。朝奉郎为正六品上,朝奉大夫为正五品。见《文献通考·职官》、《宋史·职官九·文散官》。
官名。即朔方节度之号。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置,以护突厥。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由陕西四川道提刑按察司改立。二十八年,改为肃政廉访司。
少皞部落的首领称号。传说中的少皞,号金天氏。与太皞都属东夷部落集团,史籍记载在今山东曲阜,其后裔主要活动在山东半岛上。《左传·昭公十七年》记郯子说他祖先少皞氏以鸟名官,大概是一个以鸟为图腾的部落。从凤
即“督捕清吏司”。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北王府,员额十二人,官阶为职同总制。参见“典更”。
官署名。唐高宗显庆三年(658)置,隶太府寺,令一员、丞二员、监事五员,掌平籴、仓储、出纳; 武则天垂拱(685—688)初东都(洛阳)亦置,北宋初存其官名而无职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