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坪
即今贵州凤冈县。旧龙泉坪长官司以此名。《方舆纪要》卷122龙泉县“黄阳古囤”条下:龙泉坪,“(明)万历中,杨应龙以播州叛,突攻龙泉,又从龙泉移兵攻婺川。既而湖帅陈琳进兵白泥,分两翼,使陈良玭由龙泉坪进,是也”。
即今贵州省凤冈县。元为龙泉坪长官司和思州安抚司驻地,明废安抚司,以安氏为长官。万历中,杨应龙叛攻此,长官安民志战死。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杨应龙平,次年改为龙泉县治。
即今贵州凤冈县。旧龙泉坪长官司以此名。《方舆纪要》卷122龙泉县“黄阳古囤”条下:龙泉坪,“(明)万历中,杨应龙以播州叛,突攻龙泉,又从龙泉移兵攻婺川。既而湖帅陈琳进兵白泥,分两翼,使陈良玭由龙泉坪进,是也”。
即今贵州省凤冈县。元为龙泉坪长官司和思州安抚司驻地,明废安抚司,以安氏为长官。万历中,杨应龙叛攻此,长官安民志战死。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杨应龙平,次年改为龙泉县治。
①北周置,属平高郡。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一说在今会宁县西北)。后废。②唐武德九年(626)置,属会州。因乌兰山得名。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一说在今会宁县西北)。唐末废。(1)古县名。北周武帝置,
亦名黄花松甸子。即今吉林蛟河市东南黄松甸镇。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5敦化县《屯镇》:西北 “一百三十里黄花松甸子屯”。吉林至敦化铁路经此,并设黄松甸站。
在今福建安溪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9安溪县:后洋山“在县西北五十里。最高,下为下畴。一名大洋山”。
①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原阳县西。《春秋》: 文公七年 (前620),“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扈”。杜注: “郑地。荥阳卷县西北有扈亭。” 《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北,径卷之扈亭北。…… 《竹书纪年》
①在今陕西定边县西北。《元和志》卷4:盐州五原县有盐池四所,一乌池,二白池,三细项池,四瓦窑池。乌、白二池出盐。唐置白池县,即以地近白池而名。②在今甘肃民勤县境内。《元和志》卷40姑臧县:“武兴盐池、
即今甘肃泾川县西北党原乡。《魏书·崔延伯传》:北魏永平二年(509),“(万俟)醜奴置营泾州西北七十里当原城”。
即今河北抚宁县东北五十里海阳镇。辽为海阳县治。清于此设千总驻守。(1)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东北部。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海阳,人口9340。因处渤海北岸,故名。1953年建镇,
唐天宝元年 (742) 改纳州置,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乾元元年 (758) 改为纳州。
明代设置,在今陕西吴旗县北与定边县交界的长城上。清废。
在今甘肃陇西县南。《方舆纪要》卷59巩昌府陇西县:仁寿山“在府城南。逶迤百里”。《清一统志·巩昌府一》:仁寿山“在陇西县南一里。山自漳县来,延亘百余里,其东为盘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