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亭山
①一名龙停山。在今福建漳平市西。明嘉靖《漳平县志》卷2:龙停山“在县西里许,端重舒展,有泉可田,有寨可登,高明寺在其山腰焉”。
②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隅龙亭公园内。民国《续河南通志》卷7:“亦名煤山。明太祖封周藩于开封,筑土山于王宫后, 建亭阁、列花石为游观所。明末,河决,湮。康熙三十一年恭建万寿宫于上。”
③在今陕西洋县东。北魏置龙亭县于此。为入子午谷之口。山阪赤色,亦名赤阪。《舆地纪胜》卷190洋州“赤阪”条:“《洋川志》:赤阪在今州东二十里龙亭山,色甚赭。”
①一名龙停山。在今福建漳平市西。明嘉靖《漳平县志》卷2:龙停山“在县西里许,端重舒展,有泉可田,有寨可登,高明寺在其山腰焉”。
②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隅龙亭公园内。民国《续河南通志》卷7:“亦名煤山。明太祖封周藩于开封,筑土山于王宫后, 建亭阁、列花石为游观所。明末,河决,湮。康熙三十一年恭建万寿宫于上。”
③在今陕西洋县东。北魏置龙亭县于此。为入子午谷之口。山阪赤色,亦名赤阪。《舆地纪胜》卷190洋州“赤阪”条:“《洋川志》:赤阪在今州东二十里龙亭山,色甚赭。”
在今青海乐都县西。《水经·河水注》:湟水“又东, 吐那孤、长门两川,南流入湟水”。清康熙《碾伯所志》:长门川“在所治西,流入湟水”。
①在今江西丰城市东南。《寰宇记》 卷106洪州丰城县: 富水 “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源从罗山,流合丰水”。②一名长河。即今湖北东南部之富水。源出通山县西南,东北流至阳新县东富池口入长江。《水经·江水注
①在今江苏南通市西北。《方舆纪要》卷23通州:运盐河“自江都湾头经泰州如皋县流入界,至州东北三十里,接西亭河。有西亭盐场巡司戍守”。②在今江苏高邮市东北。《方舆纪要》卷23高邮州:运盐河“一名闸河。亦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三里乌尤山。《宋史·度宗纪》:南宋咸淳九年(1273)九月,“成都安抚使昝万寿城嘉定乌尤山”,即此。
在今浙江象山县北。《方舆纪要》 卷92象山县: 竿门港 “在县西北钱仓所南。倭夷来犯,每栖泊于此”。
古名难水、那河,又名纳浯江、呼喇温江。即今黑龙江省嫩江。《明史·朵颜、福余、泰宁传》: 正统十二年 (1447),“瓦剌赛刊王复击杀朵颜乃儿不花,大掠以去。也先继至,朵颜、泰宁皆不支,乞降,福余独走避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置,属沔阳州。治所在今湖北洪湖县(新堤镇)。三十年(1765)废入沔阳州。古县名。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析沔阳州置,治今湖北省洪湖市。三十年废入沔阳州。
即今四川通江县西北平溪镇。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所置红江县后徙治于此。
在今云南晋宁县(昆阳镇)西南二里,长松山麓。明崇祯六年(1633)昆阳州尝迁治于此。南明永历四年(1650)州治迁回昆阳镇。
①在今广东澄海市北。宋置小江巡司于此。②在今广西上思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10上思州:小江“在州东南。即源出峨利江之右江也。流经州境,入宣化县界”。③在今广西浦北县东。源出浦北县北,南流为浦北县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