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蘖山

黄蘖山

①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南。《寰宇记》 卷94乌程县: “黄蘖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梁光禄卿江淹赋诗之所。”

②在今浙江义乌市北。《方舆纪要》 卷93义乌县: 黄蘖山在 “县北二十里。本名黄栌尖,后改今名”。

③即今福建安溪县南五峰山。《方舆纪要》 卷99泉州府安溪县: 黄蘖山 “在县南十五里。一名午山,亦曰南山,为邑中众山之宗。深林邃谷,饶筍蕨稜稻。山半有五峰岩,亦曰头陀岩”。

④即今福建福清市西南黄蘖山。《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福清县 “灵石山” 条下: 黄蘖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上多蘖木”,故名。山上万福寺,创建于唐贞元五年 (789),是我国佛教黄蘖宗的发源地。清顺治十一年 (1654) 寺僧隐元东渡日本传教,成为日本黄蘖宗的祖师,此后万福寺亦成为日本国黄蘖宗各寺院的祖庙。

⑤在今江西宜丰县西。《舆地纪胜》 卷27瑞州: 黄蘖山 “在新昌县西一百里广贤乡。一名鹫峰山。旧传昔一僧自西土来,谓此山似吾佛国灵鹫山,故以名。唐宣宗微时,以武宗忌之,遁迹为僧,游方至黄蘖,与黄蘖禅师同行观瀑布”。山有黄蘖寺。

⑥在今江西余干县东南。《清一统志·饶州府一》: 黄蘖山 “在余干县东南八十里。亦名小庐山。后有龙泉,岁旱祷之。有梁僧曹晞坐禅石”。

⑦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北。《清一统志·黄州府一》: 黄蘗山 “在麻城县东北九十里,接河南光州商城县界”。

⑧在今湖南蓝山县南九十里,接广东连县界。宋本 《寰宇记》 卷117郴州: 黄蘖山 “今谓之都庞山,……即五岭从东第三都庞岭是也”。《方舆纪要》卷80蓝山县: 黄蘖山 “山出黄蘖,因名”。


猜你喜欢

  • 神农郡

    南朝梁改广业郡置,治所在高邮县 (今江苏高邮市)。隋开皇初废。南朝梁改广业郡置,治高邮县(今江苏高邮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高邮市地。属南兖州。北齐属东广州。北周属吴州。隋开皇初废。

  • 蒲沟镇

    又名蒲口。清置,属天津县。在今天津市北。清光绪 《畿辅通志》 卷93: “同治十一年,在天津县离城三十六里之蒲沟汛地方,俗名蒲口,购买民地五十九亩有奇,建造火药库三座,环以墙濠。又建驻守兵弁兵房。”

  • 官禄㘵

    即官洛佈。 在今广东花都市西北十二里。清光绪 《广舆地全图》: 花县西南有官禄㘵 (村)。 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出生于此。村名。又称老村。在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中部偏西。清乾隆中期,洪秀全先

  • 绳州

    南朝梁普通三年 (522) 置,治所在广阳县(今四川茂县)。《寰宇记》 卷78茂州: “绳州取桃关之路,以绳为桥,因作州称。” 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汶川、北川等县地。北周保定四年 (564) 改为汶州

  • 筓头山

    即鸡头山。又名崆峒山。在今宁夏隆德县东。《史记· 秦始皇本纪》: 始皇二十七年 (前220),“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正义》: “按:原州平高县西百里亦有筓头山,在京西北八百里,黄帝鸡山之所。”

  • 爱哈门

    又名爱河门、爱阳门。清置,即今辽宁凤城市东北叆阳镇。《清一统志·奉天府二》: 爱哈边门在 “凤凰城东北一百二十里”。

  • 梅塘堡

    在今广东梅州市西南十余里梅江东岸梅塘。《明史·地理志》 程乡县: “西有太平乡巡检司,治梅塘堡,后迁县西北石镇村旁。”

  • 新田镇

    即今江西信丰县东南一百里新田镇。明置巡司于此。(1)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南部。面积94.28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新田,人口1410。村东蜡烛山顶部平坦如新垦田块,故名。1949年设乡。19

  • 忠臣岭

    旧名南岭。在今广东紫金县东南南岭一带。《清一统志·惠州府》: “南岭在永安县东南九十里。……宋末,文天祥收散卒,自开麖嶂徙屯于此,后人呼为忠臣岭。天祥手植桂犹存。”即今广东省紫金县东南南岭。元至元十四

  • 龙驹寨

    即今陕西丹凤县。《清一统志·商州》:龙驹寨“有东、西二寨,据鸡冠山。俗传项羽乌骓产此,故名。其地水趋襄汉,陆入关辅,南北辐辏,一巨镇也。本朝乾隆二十二年,设州同驻此”。民国初改为县佐。即今陕西省丹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