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场
即今四川隆昌县西北黄家镇。清咸丰《隆昌县志》 卷10: 黄家场 “县西北六十里”。
即今四川隆昌县西北黄家镇。清咸丰《隆昌县志》 卷10: 黄家场 “县西北六十里”。
在今福建平和县东三十六里文峰乡九层岩峡谷中。唐咸通七年(866)僧义中创建。清末重建。分前后两组,前组有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后组有祖殿、塔殿、斋堂等。塔殿内有明李宓书《重刻唐王讽漳州三平大师碑》等
即今山东聊城市西三十里道口铺乡。旧属堂邑县。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堂邑县东有道口铺。
即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明史·朵颜传》:成化十年(1474),“复掠开原,庆云参将周俊击退之”。《清史稿·太祖纪》:天命四年(1619)六月,“上率兵攻开原,克之。斩马林等,歼其军”。皆此。今辽宁
北魏孝昌三年 (527) 置,属汝北郡。治所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南。北齐废。古县名。北魏置,治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属汝北郡。北齐废入梁县。
①地区名。清末至民国时称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各省为南洋,称江苏以北沿海各省为北洋。②指今南中国海及周围一带海域,并包括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来群岛等。郑若曾 《海运图说》:“东洋有山可依,有港
北宋置,属鄢陵县。即今河南鄢陵县南十里马栏镇。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改邛部川安抚司置,属建昌路。治所在今四川越西县北新民镇古城。明洪武十五年(1382)属建昌府。永乐元年(1403)改为邛部长官司。大理置,治今四川省越西县东北。属建昌府。元属
①即今大汶河。《尚书·禹贡》 青州:“浮于汶, 达于河。”即此。源出山东莱芜市北,西南流经古嬴县南, 古称嬴汶, 又西南会牟汶、北汶、石汶、柴汶,至今山东东平县戴村坝。自此以下,古汶水西流经东平县南,
南朝梁普通中置,为齐通郡治。治所即今四川眉山县。一说在今眉山县东北太和镇。太清二年(548)于县又置青州。西魏废帝三年(554)为眉州治。隋开皇三年(583)改为广通县。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四川省眉
在今江西浮梁县南。《方舆纪要》卷85浮梁县:宁家陂“其水北注于昌江,名小坑港。相传梁末所凿,其旁壤地二千亩有奇。环山背水,道东有豪猪岭。其水北注成港,筑陂分水,西凿岭麓,引为石渠,以资灌溉,所谓宁家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