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陂
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隋开皇年间改为杜陂。《隋书·高祖纪》: 开皇五年九月,“改鲍陂曰杜陂,霸水为滋水”。《清一统志 ·西安府一》: 皇子陂 “ 《县志》: 又有鲍陂,在 (咸宁) 县南凤栖原东南”。
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隋开皇年间改为杜陂。《隋书·高祖纪》: 开皇五年九月,“改鲍陂曰杜陂,霸水为滋水”。《清一统志 ·西安府一》: 皇子陂 “ 《县志》: 又有鲍陂,在 (咸宁) 县南凤栖原东南”。
亦称熙河路。北宋元丰时改熙河路置,治所在熙州 (今甘肃临洮县)。元祐间改为熙河兰岷路。元符间复故。
西汉筑,在今江西大余县西南。《元和志》卷28虔州大庾县引《南康记》云:“前汉南越不宾,遣监军庾姓者讨之,筑城于此,因以为名。”隋开皇十年(590)置为大庾县。《清一统志·南安府》:大庾故城,“《县志》
明置,属宁远卫。即今辽宁兴城市南曹庄满族乡。明 《辽东志》 卷2: 曹庄驿在 “卫西南一十三里”。
在今湖南溆浦县西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1溆浦县:卢峰山“峭峰岿然,为众山表,有锁子、对马诸洞”。
清光绪八年 (1882) 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新疆英吉沙县。十年 (1884) 改属新疆省。1913年改为英吉沙县。清光绪八年(1882年)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直属甘肃省。十年改属新疆
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东南。清宣统《新疆图志》卷71:“松树塘水北流经沙山南入于招摩多河,合西北流五十里至沙山子庄而伏,又三十余里再出为水磨河,又北流折西酾为三大渠,又西流经镇西厅城北注于巴尔库勒
元至顺二年 (1331) 置孟并军民长官司,直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缅甸北部蒙米特。明废。
①三国吴置,属武昌郡。治所在今湖北阳新县西南六十里。隋开皇九年(598)改为富川县。②1914年改兴国县置,属湖北江汉道。治所即今湖北阳新县。1932年直属湖北省。在湖北省东南部、长江南岸,南邻江西省
①在今河南安阳市北十里。《方舆纪要》卷49彰德府安阳县:古垒“南北斜长五里。唐郭子仪等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时,营垒于此”。②亦作格烈、格列。当在今越南中部义平省广义一带。《明史·占城传》:正统十二年(
唐显庆三年(658)建,在今河南洛宁县西。《新唐书·地理志》 河南府永宁县:“西三十三里有兰峰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