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涪津
在今四川乐山市北,为岷江津渡。《续汉书 ·郡国志》: 南安县有鱼涪津。刘昭注: “ 《蜀都赋》 注曰: 鱼符津数百步,在县北三十里。” 东汉建武十二年 (36),吴汉率舟师溯江伐公孙述,与述将魏党、公孙永战于鱼涪津。
又作鱼符津。在今四川省乐山市北岷江边。长数百步,临大江,岸边山岭相连,有道广四、五尺。《续汉书·郡国志》犍为郡南安县(今乐山市)“有鱼涪津”。东汉建武十二年(36年),吴汉与公孙述将魏党、公孙永战于鱼涪津,大破之,即此。
在今四川乐山市北,为岷江津渡。《续汉书 ·郡国志》: 南安县有鱼涪津。刘昭注: “ 《蜀都赋》 注曰: 鱼符津数百步,在县北三十里。” 东汉建武十二年 (36),吴汉率舟师溯江伐公孙述,与述将魏党、公孙永战于鱼涪津。
又作鱼符津。在今四川省乐山市北岷江边。长数百步,临大江,岸边山岭相连,有道广四、五尺。《续汉书·郡国志》犍为郡南安县(今乐山市)“有鱼涪津”。东汉建武十二年(36年),吴汉与公孙述将魏党、公孙永战于鱼涪津,大破之,即此。
战国赵邑,即今山西广灵县西十里平城乡。《史记·赵世家》:孝成王十九年(前247),“赵与燕易土,以龙兑、汾门、临乐与燕;燕以葛、武阳、平舒与赵”。西汉置平舒县。即“徐州(6)”。
即布庆土司。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东南通天河南岸。民国周希武《玉树调查记》卷下:“班右,据《西宁府志》当作班石为是。胡文忠《一统舆图》作班诗,今又称节综, 附属扎武。”
①西汉高帝置。治所在涿县 (今河北涿州市)。《寰宇记》 卷70: 涿郡 “取涿水以为名”。汉成帝末辖境相当今北京市房山以南,河北易县、清苑以东,安平、河间以北,霸州、任丘以西地区。三国魏黄初七年 (2
一作那喇特卡伦。清乾隆年间置,即今新疆新源县东那拉提镇。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4:空格斯河“又西北流五十里径纳喇特卡伦北”。
即蒙古扎萨克图部右翼后末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阿尔泰西南。
①辽置,为双州治。治所在今辽宁铁岭县西南六十里古城子村。金章宗时废。②1913年降双城府置,属吉林省滨江道。治所在双城堡(今黑龙江省双城市)。民国魏声龢《吉林地志》:“旧有土城二。”故名。1928年直
即今新疆新和县。1922年置县佐于此。1930年改置托克苏县。1941年改名新和县。
唐开元初在蒙舍诏地置,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三十四里巄城遗址。辖境约当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大部地。天宝后废。
在今江西庐山五老峰南。《舆地纪胜》 卷25南康军: 凌云峰 “上插空碧,下吞江湖,飞湍激濑,连接绝壑”。
唐天祐三年 (906) 改唐州置,治所在泌阳县 (今河南唐河县)。辖境相当今河南唐河、泌阳、方城、社旗、桐柏等县地。五代唐改为唐州。后晋复名泌州。后汉又改唐州。唐天祐三年(906年)改唐州置,治泌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