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墌城

高墌城

又名浅水城。即北魏浅水县治。在今陕西长武县北五里浅水村。《资治通鉴》: 唐武德元年(618),“薛举进逼高墌”。


在今陕西省长武县北。《资治通鉴》:唐武德元年(618年)“秦王李世民至高墌,薛仁杲将宗罗㬋将兵拒之”,即此。


猜你喜欢

  • 渌水

    ①湘江支流。源出今江西萍乡市境,经湖南醴陵市,于株洲县渌口镇入湘江。《水经·漉水注》:“ (醴陵) 县南临渌水,水东出安城乡翁陵山。余谓漉、渌声相近,后人藉便以渌为称。” 《方舆纪要》 卷80醴陵县:

  • 过浴山

    在今浙江建德市南。《方舆纪要》卷90寿昌县:过浴山在“县(今寿昌镇)北十八里。下有龙潭”。

  • 淮安县

    ①南朝梁大同元年 (535) 置,为上川郡治。治所即今河南桐柏县东固县镇。西魏为淮州治。隋开皇初改为桐柏县。②南宋绍定元年 (1228) 改山阳县置,为淮安军治。治所即今江苏淮安市。端平元年 (123

  • 蒙古四大汗国

    即钦察、察合台、窝阔台、伊儿汗国。成吉思汗西征 (1219—1224) 后,将所征服地区分封给他的三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管理,先后建立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蒙哥汗 (宪宗) 命其弟

  • 泰尾墟

    亦作派尾墟。即今广东博罗县东北泰美镇。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博罗县东北有派尾墟。

  • 袁部场

    北宋盐场。在今上海市奉贤县南柘林镇西一里旧柘林城。清时设盐课大使,后设场知事。

  • 罗标汛

    在今广东兴宁市北。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兴宁县图: 县北有罗标汛。清有外委把总驻防。

  • 谷昌县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昆明市东十余里。《华阳国志·南中志》:“汉武帝将军郭昌讨夷,平之,因名郭昌以威夷,孝章(原文误, 应为宣)时改为谷昌也。”刘琳《华阳国志校注》:“谷昌

  • 温州岛

    即灵昆山。今浙江温州市东瓯江口外之灵昆岛。

  • ①西周初封国,姬姓。在今河南焦作市西南十五里府城村。《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前636),富辰曰: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郜、雍、曹、滕,……文之昭也。” 杜注: “雍国,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