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驮卢镇

驮卢镇

即今广西崇左县东北驮卢村。北宋置陀陵县于此。元至正间,太平路曾徙治于此。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置巡司驻防。明《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西南过驮卢, 山开水绕,百家成市,倚江北岸,旧为崇善地,国初迁太平府治于此,旋还丽江。今则迁驮朴驿于此,名曰驮柴。”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东北、左江北岸。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1.7万,壮族居多。镇人民政府驻驮卢圩,人口 8000。壮语驮指“河”,卢指“船”,意为“乘船渡河地”。古称驮芦。北宋时置为陀陵治。元至正间又迁太平路治此。1950年设驮卢乡,1959年改公社,1962年改区,1968年复公社,1984年置镇。镇区以商业为主,镇郊产稻、甘蔗、玉米,并产红瓜子和花生。有制糖、综合加工、化工、建材、大理石、磷肥、农机等厂。沙糕驰名。水、陆路交通方便,南大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泸溪镇

    北宋置,属南充县。即今四川南充市北芦溪镇。

  • 丹穴山

    在今河北北部。《山海经·南山经》:“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勃海。”

  • 会昌峡

    在今江西会昌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会昌县:会昌峡在“县西北百里。两山夹江,水流成漩,即湘洪水所经也”。

  • 汉皋

    旧时汉口的别称。旧时汉口的别称。“皋”谓水边之地。因汉口在汉水入长江处北岸,故名。

  • 贾胡堡

    在今山西灵石县西南五十里蛤蜅岭上。《资治通鉴》: 隋义宁元年 (617),李渊起兵太原,至西河,“入崔鼠谷,壬戌,军贾胡堡”。即此。在今山西省灵石县西南。隋义宁元年(617年),李渊自太原入关中,军贾

  • 阳新县

    ①三国吴置,属武昌郡。治所在今湖北阳新县西南六十里。隋开皇九年(598)改为富川县。②1914年改兴国县置,属湖北江汉道。治所即今湖北阳新县。1932年直属湖北省。在湖北省东南部、长江南岸,南邻江西省

  • 底店镇

    清置,即今陕西富平县北五十二里底店乡。

  • 栖山

    ①即七山。在今江苏沛县西南三十里。②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北夏履乡西北。《清一统志·绍兴府》: 栖山 “在山阴县西南九十里。越王句践于此栖兵。一名越王峥”。

  • 伊勒都

    在今新疆柯坪县东南。《清一统志·叶尔羌》:伊勒都台在“乌图斯克满台东北九十里,又东北九十里至阿克苏属之都齐特台”。

  • 虎头冈

    在今安徽亳州市北二里。《方舆纪要》 卷21亳州: 虎头冈 “在州北二里。伏回数里,为城北之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