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丁洋
一作伶仃洋。在今广东珠江口外。元至元十五年 (1278),南宋宰相文天祥被俘曾经此,作《过零丁洋》 诗,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名句。
又作伶仃洋。在今广东省南部珠江口外。南宋末文天祥被元兵所执至此,作有《过零丁洋》诗,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句。鸦片战争前,英国侵略者的鸦片贩子,强占零丁洋面和伶仃岛,从事鸦片走私等活动。
一作伶仃洋。在今广东珠江口外。元至元十五年 (1278),南宋宰相文天祥被俘曾经此,作《过零丁洋》 诗,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名句。
又作伶仃洋。在今广东省南部珠江口外。南宋末文天祥被元兵所执至此,作有《过零丁洋》诗,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句。鸦片战争前,英国侵略者的鸦片贩子,强占零丁洋面和伶仃岛,从事鸦片走私等活动。
在今辽宁建平县北建平镇 (老建平)。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 置建平县治此。1954年建平县迁叶柏寿镇。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羊市、大关帝庙附近。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982) 移并州治此。古镇名。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并州移治于此。
明置,属甘州右卫。即今甘肃民乐县西顺化乡。《皇明职方舆图》 卷中甘肃镇边图有顺化堡。《方舆纪要》 卷63甘肃镇 “长乐堡” 条下: “又卫南有大满、顺化二堡。”
唐贞观十七年 (643) 分成都县东偏置,与成都县同为益州治。治所即今四川成都市旧城东偏。天宝元年 (742),与成都县为蜀郡治。乾元元年(758) 改为华阳县。古县名。唐贞观十七年(643年)置,治
亦名清强店。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五十里剑门镇之青树子。《宋史·王继恩传》: 淳化五年 (994),镇压李顺义军,继恩攻占研石砦,“逐北过青强岭,平剑州”。
元天历二年(1329)改潭州路置,属湖南道宣慰司。治所在长沙、善化县(今湖南长沙市)。《元史·地理志》:“以潜邸所幸”,故名天临。明太祖甲辰年(1364)改为潭州府。本潭州路,元天历二年(1329年)
明置,属广宁左屯卫。即今辽宁葫芦岛市东北英守堡。《方舆纪要》卷37广宁左屯卫“大兴堡”条下:“大福堡在大兴堡东北,又东为锦昌堡。”
在今天津市红桥区如意庵大街何家胡同18号。原为永丰屯祠堂,建于明宣德八年(1433)。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改为吕祖堂,原是供奉吕洞宾塑像的道观。光绪二十六年(1900)五月,义和团乾字团著名首领
亦作计峒。北宋置,属邕州左江道。即今广西靖西县。《宋史·蛮夷传》:嘉祐七年(1062),侬宗旦父子“请以所领雷火、计城诸峒属县官,愿得归乐州,永为王民”。
在今云南景东县东北。清咸丰六年 (1856)李文学彝族起义军占据此地,曾设都督于此。集镇名。在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西北部。安定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090。因逢鼠、马日集市得名。清咸丰六年(18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