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雁门关

雁门关

①唐置,在今山西古交市西北二十里镇城底镇。《新唐书·地理志》: 宪州天池县有 “雁门关”。《寰宇记》 卷42宪州: “雁门关在州东南六十里,属天池县雁门乡。其关东临汾水,西倚高山,接岚、朔州。” 《清一统志 ·忻州》: “忻、代俱有雁门关,代在雁门山,建在前。忻在雁门乡,建在后。非一关也。”

②一名西陉关。唐置,故址在今山西代县西北三十二里雁门关西雁门山上。北宋时为防御契丹重地。《宋史·杨业传》: “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 即此。元废。明筑雁门关于今雁门关村,为山西三关之一。

③明置,属茂州。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东北十里雁门乡。《清 一统志·茂州》: 雁门关 “在州南七十里。明正统十年,黑苦等羌倡乱,巡抚寇深置关,临江据险,为州南门户。旁有偏桥,关外以溪为限,溪南即汶川县界”。《明史·四川土司传》: 洪武十一年(1378),讨汶川土酋孟道贯,“师进雁门关,道险,蛮复据之”。即此。


又称西陉关、西径关。在山西省代县城西北20千米雁门山腰。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天下郡国利病书》谓:“雁门古句注,西陉之地,重峦叠��,霞举云飞。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蜚雁出于其间,故名。”附近峰峦错耸,峭壑阴森,中有路,盘旋幽曲穿城而过,异常险要,为历代戍守重地。隋仁寿四年(604年),朔州刺史杨义臣救李景于代州,又帅马步二万,夜出西陉关,大破杨谅将乔钟葵,即此。现关城为明洪武七年(1374年)所建,万历年间复筑门楼。今存关门三座,内有战国时赵国北边良将李牧祠旧址,尚有碑石数通。古人称为“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猜你喜欢

  • 唐三营

    即今河北隆化县北七十五里唐三营镇。《清一统志·承德府三》: 唐三营 “在府北一百九十里。有守备驻防,围场总管驻此”。清宣统二年于此置隆化县。1915年隆化县移治黄姑屯。

  • 郎塘市

    亦作琅塘市。即今湖南新化县西北百里琅塘镇。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新化县图: 县西北有郎塘市。

  • 邱温城

    在今越南北部谅山北。《元史·安南传》:至元二十二年(1285)征安南,“至禄州,复闻(陈)日烜调兵拒守丘温,丘急岭隘路,行省遂分军两道以进”。《方舆纪要》卷112安南谅山府:邱温城在“府北二百里,即今

  • 荷步寨

    即今福建云霄县东荷步。清有千总驻此。

  • 带方县

    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北道凤山土城内。东汉末为带方郡治。西晋建兴元年(313) 侨治棘城 (今辽宁义县西南)。北魏延和元年(432) 废。古县名。西汉元封三年(前108年)置,治今朝鲜黄海

  • 蒙岩

    在今湖南宜章县城东原养正书院 (今宜章第一中学) 内。南宋宜章令吴镒 《蒙艮二岩记》 云:“首得之岩,命之以蒙,上岩下泉,蒙之象也”,故名蒙岩。《清一统志 ·郴州》: 蒙岩 “在宜章县东一里。石白如玉

  • 刘普马驿

    在今山东禹城市南。《方舆纪要》卷31禹城县:“刘普马驿,旧置于县西十五里。成化十一年,迁于县治南。”

  • 罗坊会议会址

    在今江西新余市东北罗坊镇彭家村北。为一厅二间的店房。1930年10月23日至30日,毛泽东在此主持了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委联席会议,简称 “罗坊会议”。通过了 《目前政治形势与红一方面军及江西党

  • 乌梅尖山

    在今安徽霍山县西北。《清一统志·六安州》: 乌梅尖山“在霍山县西北三十里。山有两峰,多产梅。北峰下有雷公洞,作雾即雨”。

  • 北镇县

    1914年改广宁县置,属奉天辽沈道。治所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广宁镇)。县西有医巫闾山,隋开皇间封为北镇,县因此名。1929年直属辽宁省。旧县名。1914年改广宁县置,治今辽宁省北宁市广宁镇。原属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