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谷县

阳谷县

①东晋宁康初(373)改春谷县置,属宣城郡。治所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寻废。

②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济州。治所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三十里,俗呼水没城。《寰宇记》卷13阳谷县:“取县界故阳谷亭为名。”大业初属济北郡。唐初属济州,后改属郓州。北宋景德三年(1006)移治孟店, 即今治。宣和元年(1119)属东平府。元属东平路。明、清属兖州府。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1925年属东昌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1)古县名。东晋孝武帝改春谷县置,治今安徽省繁昌县西北。属宣城郡。寻废。(2)今县名。在山东省西部,南邻河南省。属聊城市。面积 1048.5 平方千米。人口75.3万。辖11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阳谷镇。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东阿县置阳谷县,治今县东北。取古阳谷亭为名。属济州,后属济北郡。《太平寰宇记》:阳谷县“取县界故阳谷亭为名”。唐初属济州,后属郓州。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徙治孟店(今阳谷镇),属郓州。金属东平府。元属东平路。明、清属兖州府。1914年属东临道,1925年属东昌道,1928年直属省。1939年建立抗日民主政权。1940年属鲁西行政区运东专区。1941年后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四、六、九专区。1949年属平原省聊城专区。1952年划归山东省。1958年并入寿张县,1961年复置。1964年寿张县撤销,金堤以北地区并入。1967年属聊城地区。1997年撤销聊城地区,属聊城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倾。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主产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花生、棉花等,棉花生产具有悠久历史,是特产之一。阿胶是著名特产,曾是唐、宋、明、清时期的贡品。另外柳编、竹编、草编、蒲编也是本县特产,畅销国际市场。工业有纺织、机械、食品、饮料、造纸、橡胶、化工、电力、医药、电气等厂。京九铁路经过县境并设站。齐南、聊商、聊位、蒙馆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景阳岗、阿城故城遗址、张秋镇刘楼黑固堆大汶口文化遗址、张秋镇许楼红固堆大汶口文化遗址、博济桥。


猜你喜欢

  • 睢水关

    在今四川安县西南睢水镇。《方舆纪要》卷67安县: 睢水关在 “县西四十里。南去汉州绵竹县四十五里。《志》 云: 关面山负水,平衍饶沃,其西三十里名绵水堡”。

  • 百岩山

    在今河北邢台县西北一百三十里。《寰宇记》卷59龙冈县:百岩山,“《洺州记》云:龙冈县(按:今邢台市)西北有百岩山,其山峻极,有百岩为名”。

  • 东海峪遗址

    在今山东日照市石臼所南八里东海峪村西。为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末期和龙山文化早期遗址。面积3.9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黑蛋壳陶杯、陶鼎、石刀等。从其墓葬和文化堆积可以明显看出为大汶口文化晚期向龙山文化早期

  • 六安县

    ①三国魏改六安侯国置,为庐江郡治。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市北十里城北乡。西晋改为六县。②北宋开宝四年(971)改盛唐县置,属六安军。治所即今安徽六安市。明洪武初废入六安州。1912年废六安州为六安县,属安徽

  • 武安墟

    即今广东徐闻县东北八十里曲界镇。明置宁海巡司于此。清宣统 《徐闻县志》 卷1: “武安市即曲界市。县东八十里。宁海司驻此。”在今广东省徐闻县东北。明初置宁海巡检司于此。

  • 相岭

    指小相公岭。在今四川越西县与冕宁县之间。其支脉亦名相岭。《明史·李应祥传》: 万历中,“建昌逆酋曰安守、曰五咱、曰王大咱,与越巂、邛部、黑骨夷并起为乱。……黑骨与大咱已据相岭,焚三峡桥”。《方舆纪要》

  • 长江水

    ①在今湖南临武县东北。《方舆纪要》卷80临武县:长江水“源出东山,北流入桂阳州境,合于舂陵水”。②即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之安宁河。《元和志》卷32台登县:“长江水本名孙水,出县西北。”

  • 三辅

    西汉时于京畿之地所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的合称。治所皆在长安城中。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后世政区划分虽时有变动,但直到唐代,习惯上仍称这一地区为“三辅”。西汉景帝二年(前155年)分内史为左、右内史,

  • 砂坪寨

    亦作沙平寨、沙坪寨。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 (沙坪镇)。《方舆纪要》 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 砂坪寨 “在所东南,接峨眉、犍为之界,苗寨也……明嘉靖末,木瓜番作乱,出砂坪,嘉定、峨眉、犍为皆震扰”。即

  • 葛鲁城

    亦作葛笼城。为大理国屈部居住城。在今四川德昌县南。《元史·地理志》 德昌路: “在建昌西南,所居蛮号屈部。元至元九年内附。十二年立定昌路,以本部为昌州。二十三年罢定昌路,并入德昌路,治本州葛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