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苴咩城

阳苴咩城

又作羊苴咩城,简称苴咩城。在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一带。唐广德二年(764)阁罗凤创筑,大历十四年(779)异牟寻迁都于此。后又称西京、中都。五代时,长和、天兴、义宁政权皆建都于此。宋时大理亦都此,又称大理城、紫城、皇都。至蒙古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率师平大理,为都历时四百八十九年。《方舆纪要》卷117引《云南纪》:“羊苴咩城在点苍山中峰下,即古楪榆城也,蛮语讹为羊苴咩,亦曰阳苴咩城,南去太和城十余里。”《滇海虞衡志》卷7:“羊于滇中为盛,故太和古城曰羊苴咩城,苴者幼也,咩者幼羊呼母之声也。”意即羔羊城。《新纂云南通志》卷68白文考:“南诏有城曰羊苴芈,意滇在战国时属楚,楚之祖鬻熊为芈姓,故谓之芈熊,名城之意,或以此欤。”向达《蛮书校注》卷5认为:苴咩城者,王城也京城之意也,苴咩前冠以阳或羊字,疑为尊称, 阳苴咩城译以汉言,或即神京也。王元辅《“阳苴咩城”小释》认为系南诏时的民族语即古白语,“咩”为太阳,“苴”为俊,意即美丽的太阳城。(《地名集刊》1984年第2期)王叔武《大理行记校注》认为系彝语,苴咩城即王城。该城西倚点苍山,东临洱海,只有南北两道城墙。方围十五里,南北两道城门遥遥相对,中间为通衢大道相连,城内有五华楼,城边有三塔寺。其外又有龙口、龙尾二城,扼苍山、洱海间,形势险固。北城墙在今大理城北面,遗址犹存。


即“羊苴咩城”。


猜你喜欢

  • 灵山街

    即今山东即墨市北三十五里灵山镇。清同治《即墨县志》卷2《市廛》有灵山。

  • 法螺寺

    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市西。《清一统志·苏州府三》: 法螺寺 “径接寒山千尺雪,山径盘行,从修篁中百折而上,势如旋螺,故名”。

  • 黄崖冲山

    在今贵州万山特区东南。《方舆纪要》卷122思州府黄道溪长官司: “黄崖冲在司西南五里。山势险固,其中平广,有据险避苗固。”

  • 岢岚县

    ①北魏置,为岚州治。治所在今山西岚县北。隋开皇三年 (583) 移治三堆城 (今山西静乐县),十八年 (598) 改为汾源县。②元初改岢岚州置,属岚州。治所即今山西岢岚县。太祖十六年 (1221) 废

  • 待王镇

    清置,属修武县。即今河南焦作市东二十里待王镇。《方舆纪要》 卷49作 “待至镇”。谓 “皆以武王伐纣时所经而名之也”。在河南省焦作市焦作市马村区东南部。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2.8万。《修武县志》:待

  • 钟 (鍾) 吾

    春秋时国,在今江苏新沂市南五十里㟃峿村。 《左传》: 昭公二十七年 (前515), 吴内乱,“公子烛庸奔钟吾”。即此。西汉于此置司吾县。

  • 长岭镇

    在今江西星子县东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4南康府:长岭镇“有巡司。明初洪武十一年置于府东二十里废延庆县,寻移置于府南三十里之渚溪镇,万历中又移于青山镇,仍曰长岭巡司”。(1)在辽宁省庄河市西部。面积1

  • 都檀县

    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巩州。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南。天宝元年 (742) 属因忠郡,乾元元年 (758) 复属巩州。后废。

  • 寿安宫

    北魏平城宫殿。在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高宗纪》:和平元年(460)“夏四月戊戌,皇太后常氏崩于寿安殿”。即此。

  • 苏祁驿

    即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唐樊绰《云南志》卷1:“至台登城平乐驿四十里, 至苏祁驿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