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曲县

阳曲县

西汉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定襄县东南侍阳。东汉末移治今山西太原市北阳曲镇。北魏属永安郡,移治今阳曲镇南。隋开皇六年(586)改阳直县,十六年(596)改为汾阳县。唐武德七年(624)复改为阳曲县,属并州。治所即今阳曲镇。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移治今太原市。1948年移治黄寨(今阳曲县)。


在山西省中部。属太原市。面积 2017.6 平方千米。人口14.3万。辖4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黄寨镇。春秋晋置盂县,治今县东北大盂镇。战国属赵。汉置狼孟县,治今黄寨。与盂县并隶太原郡。东汉末移阳曲县(西汉置,故治在今定襄县)于今太原市东北阳曲镇,属太原郡。清道光《阳曲县志》:“阳曲乃汾曲之阳。”西晋阳曲、狼孟、盂三县同属太原国。北魏废狼孟、盂二县。隋开皇六年(586年)改阳曲县为阳直县,十六年又改名汾阳县。大业中复又改阳直县。唐武德七年(624年)复改名阳曲县。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县治移于唐明镇,即今太原市,为并州郭下县,嘉廞四年(1059年)为太原府治。金为河东北路太原府治。元为冀宁路治。明为山西省太原府治。清承明制。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为山西省会。1937年析置东、西阳曲。1948年复为阳曲县,移治黄寨镇。1949年属忻县专区。1958年属太原市。地处太原和忻定断陷盆地之间。杨兴河、泥屯河、凌井河、温川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谷子、玉米、薯类、油料作物为主。矿产有煤、铁、石膏、石英、云母、铝土等。工业有采煤、冶炼、化工、建材、机械等。北同蒲铁路、108国道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不二寺、无梁殿、白龙庙、三藏寺、明泰大师塔等。


猜你喜欢

  • 乌诺尔

    又作乌诺里。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牙克石市东南乌奴耳镇。《清史稿·地理志》:呼伦直隶厅有“乌诺尔”车站,为中东铁路车站之一。“乌诺尔”,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

  • 榆树台

    即今吉林梨树市北四十里榆树台镇。清光绪 《吉林全省地舆图》: 奉化县北有榆树台。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 辽宁梨树县: “县属榆树台距八面城东北六十五里,县治北方三十里。”

  • 大墟

    ①即今广西贵港市东北大圩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贵县图:东北有大墟。民国《贵县志》卷1:大墟“昔称平堨墟,在县东五十里。……今大墟镇为四大墟之一”。②即今广西灵川县东南大圩镇。《清一统志·桂林府一》

  • 蚌埠集

    即今安徽蚌埠市。《清一统志·凤阳府二》: 蚌埠集 “在凤阳县西北五十里,界灵宝、怀远两县,水陆交冲。本朝乾隆五十四年,由县城移主簿驻此”。(蚌bèng) 即今安徽省蚌埠市。为水陆交通要冲,清乾隆三十一

  • 崎沙澳

    即今广东陆丰市南之碣石湾。《明史·俞大猷传》: 嘉靖四十二年 (1563),剿倭寇,“又大破之海丰,倭悉奔崎沙、甲子诸澳,夺渔舟入海”。即今广东省陆丰市南碣石湾内海湾。

  • 北渚亭

    在今山东济南城内大明湖上。元于钦《齐乘》卷5载:“《水经注》泺水北为大明湖,西有大明寺,水成净池,池上有亭,即北渚也。”而光绪《山东通志》卷34称:“北渚亭在大明湖上,北宋熙宁五年齐郡太守曾巩建。”

  • 万佛洞

    在今山西省五寨县芦芽山。明僧福登居此,神宗赐号真来佛子,为造万佛铁塔,凿万佛于石洞,神工备具。

  • 随县

    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即今湖北随州市。西晋属义阳国,寻为随国治。南朝宋泰始五年 (469)改为随阳县,为随阳郡治。南齐复改为随县,为随郡治。西魏为随州治。隋为汉东郡治。唐复为随州治。明洪武二年 (13

  • 三岔堡

    ①一名山岔堡。在今山西五寨县西北六十里三岔镇。《方舆纪要》卷40岢岚县:三岔堡“堡城嘉靖十八年筑,万历九年增修。堡当四达之冲,偏关商旅,尽出其途,亦要地也”。《清一统志·宁武府》云:“东达神池,西达岢

  • 陕西行都指挥使司

    简称陕西行都司。明洪武十二年 (1379) 置,治所在庄浪卫 (今甘肃永登县)。二十六年 (1393) 移治甘州城 (今甘肃张掖市)。辖境约当今甘肃黄河以南及青海湟水流域。清雍正二年(1724) 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