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德县
亦作归德县。唐武德四年(621)置,属柳州。治所在今广西来宾县东南古郎山下。是年改为循德县。
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东南古郎山下。属柳州。同年改名循德县。
亦作归德县。唐武德四年(621)置,属柳州。治所在今广西来宾县东南古郎山下。是年改为循德县。
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东南古郎山下。属柳州。同年改名循德县。
清置,属交河县。即今河北沧县西南六十里高川乡。有把总驻守。在陕西省西乡县东南部。面积163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下高川,人口910。地处父水河川道,故名。1996年上高川、下高川、柏林三乡合
即春秋时戎人泉邑。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左传·僖公十一年》 杜注: “今伊阙北有泉亭。”即此。又称前亭、前城。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
即挍城。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南七十里。《寰宇记》 卷18青州引 《十三州志》 云: “朱虚东十三里有校亭县。” 《方舆纪要》 卷35亦作 “校城”。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汉书·地理志》:“海盐,故武原乡。” 西汉末海盐县治沦于柘湖,徙治于此。东汉永建二年 (127) 又陷为当湖。
在今四川阿坝县境。《魏书·吐谷浑传》:“吐谷浑遂徙上陇,止于抱罕暨甘松,南界昂城、龙涸。”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梁化县置,属桂州。治所在今广西鹿寨县北中渡镇北长安村。大业二年(606)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永贞元年(805)改为慕化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梁化县改名
即今黑龙江东宁县西北绥阳镇。中东铁路经此,也是绥宁铁路的起点站。
即安远堡。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北安远镇。《方舆纪要》卷63古浪所“黑松堡”条内:“又东南三十里为打班堡,即安远驿也。”
唐贞观二十三年 (649) 置,治所在今云南禄丰县西北八十九里琅井。辖境约当今云南禄丰县西隅及楚雄市、牟定县的大部地。天宝后废。唐初置,治今云南省牟定县东琅井。辖境相当今云南省牟定县。后废。
即赛罕山。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东南。明永乐八年(1410)朱棣北征经此。金幼孜《北征录》:四月初七,“发玉雪冈。行十余里,过一大坡陀,甚平旷。远见一山甚长,一峰独高,秀拔如拱揖。上指示曰:‘此赛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