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城

阳城

①传说为夏都。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告城镇附近。《孟子·万章上》:“禹避舜之子于阳城。”《汉书·地理志》 颍川郡阳翟县注引《世本》称:“禹都阳城。”《续汉书·郡国志》 注引《汲冢书》亦称:“禹都阳城。”《史记·夏本纪》:“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

②即春秋时阳或阳樊。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水经·济水注》:“湨水又东南径阳城东,与南源合,水出阳城南溪。阳亦樊也。一曰阳樊。”

③战国楚地。在今安徽界首市境(一说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南)。楚悼王时为阳城君封邑。《吕氏春秋·上德》:“墨子钜子孟胜,善荆之阳城君, 阳城君令守于国。”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涉为阳城人。即此。

④即今河北清苑县西南四十里阳城镇。《续汉书·郡国志》 中山国蒲阴县:“有阳城。”《水经·滱水注》:博水“东径阳城县,散为泽渚,……世谓之阳城淀也。阳城县故城近在西北,故陂得其名焉。……今城在(蒲阳)县东南三十里”。五代营垒之地。《资治通鉴》:五代晋开运二年(945),“晋军至阳城。庚申,契丹大至,晋军与战,逐北十余里,契丹逾白沟而去”。


(1)古都名。相传为夏禹都城。在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南告城镇。《世本》:“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2)古邑名。(1)战国齐邑,后入于燕,复入于赵。在今河北省清苑县西南。《史记·赵世家》:悼襄王九年(前236年),“赵攻燕,取貍、阳城”。即此。(2)战国楚邑。在今安徽省界首市境(一说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南)。楚悼王时为阳城君封邑。《吕氏春秋·上德》:“墨者钜子孟胜,善荆之阳城君,阳城君令守于国。”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为阳城人,当即此。


猜你喜欢

  • 王坞城

    一名汝北城。在今河南汝州市南。北齐为汝北郡治。《寰宇记》卷8梁县:汝北故城“即高齐置汝北郡城。在县南。亦名王坞城。以备周寇也”。

  • 葛城

    ①又作阿。战国燕邑,后入赵。即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安州镇。《史记·赵世家》: 成侯十九年(前356),“与燕会阿”。《正义》 引 《括地志》: “故葛城,一名依城,又名西阿城。” 孝成王十九年 (前247

  • 特肯噶珊

    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 (库页岛) 西海岸特克河口南。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库页岛西海岸有 “特恳噶山”。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 海滨东南库页岛、费雅喀、鄂伦春等部旧设噶珊有 “

  • 马息山

    在今湖北房县北。《舆地纪胜》卷86房州:马息山“在房陵县北七十里”。其南有马息驿。

  • 九岐山

    在今广西博白县西七十里。明万历《广西通志》卷5博白县:“回峦复嶂,分为九峰,四时翠蔼可爱。”

  • 王步城

    在今江西新建县北。《水经·赣水注》:“赣水又东径王步,步侧有城,云是孙奋为齐王镇此城之,今谓之王步,盖齐王之诸步也。”

  • 六丈镇

    北宋置,属全椒县。即今安徽全椒县西四十五里六镇村。《方舆纪要》卷29全椒县:六丈镇“在县西南。唐置六丈驿于此”。

  • 天河市

    即今江西吉安县西南天河镇。清光绪《庐陵县志》卷3:天河市“在县西百二十里”。

  • 夹沟镇

    即今安徽宿州市北夹沟镇。明嘉靖《宿州志》卷1:州北闵子乡有夹沟集。清光绪《凤阳府志》卷11宿州:夹沟集“有营汛,有驿。州东北六十里”。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北部,西与萧县、濉溪县接壤。面积145平方千米

  • 铜官窑遗址

    在今湖南望城县北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以瓦渣坪为中心方圆数里。古窑依山构筑,遗址清晰。1959年以来多次出土唐宋古窑制品百余种数千件,以釉下彩为特征,对研究我国陶瓷发展史有重要意义。1988年定为全国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