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阙特勤碑

阙特勤碑

唐开元二十年 (732) 建,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右岸和硕·柴达木湖畔。《旧唐书·突厥传上》: “ (开元) 二十年,阙特勤死,诏金吾将军张玄逸、都官郎中吕向赍玺书入蕃吊祭,并为立碑,上自为碑文,仍立祠庙,刻石为像,四壁画其战阵之状。” 13世纪元蒙太宗时,诗人耶律铸首次发现,在 《双溪醉隐集》 “取和林” 诗自注云: “和林城,苾伽可汗之故地也。岁乙未,圣朝太宗皇帝城此,起万安宫。城西北七十里,有苾伽可汗宫城遗址。东北七十里有唐明皇开元壬申御制御书阙特勤碑……刻石为象,其象迄今存焉。” 1889年沙皇俄国探险队N.雅德林采夫又发现,将碑文公诸于世。1910年库伦都护使三多又拓碑文传世。东面为突厥文; 西面为汉文; 额 “故阙特勤之碑”。内容主要是记载苾伽可汗之弟阙特勤功勋及先世事迹。


猜你喜欢

  • 鄂山

    即崿山。在今山西乡宁县东。

  • 七药山

    在今湖北利川县西南。 《明史·地理志》 施南宣抚司:“西有前江,发源七药山,西南流与后江合。”《清一统志·施南府》:七药山“在利川县西。一名七曜山,与支罗所相近”。

  • 沛丘

    即贝丘。在今山东博兴县南。《史记·齐太公世家》:“襄公游姑棼,遂猎沛丘。”《正义》:“《左传》云‘齐襄公田于贝丘,坠车伤足’,即此也。”即“贝丘”。

  • 三天子鄣山

    古山名。《山海经·海内南经》:“三天子鄣山,在闽西(海)北,一曰在海中。”盖出自古越人神话传说,义为在三天子都东面的屏障。约指北起今苏皖浙间的丘陵地带,南迄天目山南端今皖浙间新安江东岸山区。主峰在今安

  • 庄晏村

    即今河北武安市西南二十二里庄晏乡。清乾隆《武安县志》卷3里社:文章里有庄晏。

  • 千岁衢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贵州土司安万铨主持兴修,在今贵州大方县西南四十里。在巉崖绝壁上开凿一条栈道,全长2083米,宽6.7米,行旅称便。易棐《千岁衢碑记》镌于道旁岩壁上,被称为千岁衢磨崖石刻。在贵

  • 华夏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西部边缘。南距控拜暗沙6.4海里,东北距西门暗沙5.4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华夏暗沙。

  • 吉阳矶

    在今安徽东至县西北长江东岸吉阳。《新五代史·吴世家·杨行密传》:唐天复三年(903),田頵以宣州叛,行密召李神福以讨頵,頵遣其将王壇逆之。“行至吉阳矶,頵执神福子承鼎以招之,神福叱左右射之,遂败壇兵于

  • 栈道

    亦称 “栈阁”、“阁道”。我国古代在今陕、甘、川、滇诸省境内山岩险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道路,是当时西南地区的交通要道。战国时开始修建。《战国策·秦策》: “栈道千里,通于蜀、汉。”《汉书·张良传

  • 清腾山

    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隋书·地理志》:清腾县有清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