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垣县

长垣县

①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长垣县东北八里陈墙村。西汉属陈留郡。西晋属陈留国,后属东郡。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废, 景明三年(502)复置, 隋开皇十六年(596)改为匡城县。

②东晋析谯县地侨置,属谯郡。治所在今安徽亳州市。北魏废。

③五代梁改匡城县置,属开封府。治所在今河南长垣县西南司坡村。后唐复改匡城县。北宋建隆元年(960)改置鹤丘县。寻复改长垣县。金初移治柳冢村(今长垣县东北四十四里),泰和八年(1208)改属开州。明洪武二年(1369)徙治蒲城(即今长垣县)。清属大名府。民国初属河北大名道。1927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属平原省。1952年改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北部,东南临黄河。属新乡市。面积 1150 平方千米。人口80.1万。辖7镇、12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春秋为蒲邑。战国为魏国长垣邑(又作首垣邑)。秦置长垣县,以“县有防垣”得名,治长垣邑(今长垣县东北陈墙村一带),属东郡。《水经注·济水》:长垣县“故首垣矣,秦更从今名。王莽改为长固县。《陈留风俗传》曰:县有防垣,故县氏之”。《史记·赵世家》:赵肃侯“七年,公子刻攻魏首垣”,即此。两汉属陈留郡。三国魏属陈留国。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于妇姑城置匡城县(今长垣县西南司坡村)。五代梁改长垣县。唐复名匡城县。北宋建隆元年(960年)避太祖赵匡胤讳,改称鹤丘县;寻又改名长垣县,属开封府。金初迁治柳冢(今长垣县东北),属大名府。元初属大名路,后改属开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因河患移治蒲城(即今长垣县城),属开封府。清因之。1912年属直隶省大名府。1914年属大名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属河南省濮阳专区。1954年属新乡专区,1955年属安阳专区,1958年复属新乡专区,1961年又归安阳专区,1969年属安阳地区,1983年属濮阳市,1986年改属新乡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文岩渠、文明渠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大豆、玉米、花生为主。有电机、眼镜、修配等厂。新兖、新长铁路,106国道、新长、汤长公路经此。古迹有学堂岗圣庙、春秋桂陵之战遗址、浮丘店遗址等。


猜你喜欢

  • 八所镇

    即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1959年东方县迁治于此。1987年改设东方黎族自治县。在海南省东方市境西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365平方千米。人口7.1万,汉族聚居。镇人民政府驻八所,人口5万。依八所

  • 淀 (澱) 山

    在今上海市青浦县西二十五里,东距朱家角镇约六里。《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华亭县:淀山 “旧在薛淀湖中。山形四出如鳌,上建浮图,下有龙洞,俗传与太湖通。旁有小山,初为小洲,后渐高大,并湖而北,中为一澳

  • 历下亭

    在今山东济南市大明湖公园内湖中小岛上。面山背湖,风景绝胜。唐天宝四年(745)诗人杜甫与书法家北海太守李邕相会,留下了《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历下亭旧址早废。今亭为清代所建,中悬清高宗弘历所书“历下亭

  • 硝河城

    即今宁夏西吉县东南硝河乡西硝河城。清置固原分州于此。民国初并入固原县。

  • 黄土坑营

    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南。《清一统志 ·韶州府》 “高桥营” 条: 黄土坑营 “在县西南江东南岸,均防江要地”。

  • 砀县

    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六十里芒山镇。以山名。《汉书·地理志》 注: “应劭曰: 砀山在东。师古曰: 砀,文石也,其山出焉,故以名县。” 西汉属梁国。西晋废。南朝宋复置,属梁郡。北魏属砀郡

  • 流常镇

    即今河北枣强县东北二十五里流常乡。清于此设流常堡。

  • 寅湖

    故址在今福建长汀县东。《新定九域志》卷9: 汀州有寅湖。《舆地纪胜》 卷132汀州 《景物上》: 寅湖在 “在长汀县东二里,居郡寅位”,故名。《方舆纪要》 卷98汀州府长汀县: 寅湖在 “府东二里,以

  • 定远州

    ①蒙古至元四年 (1267) 改武胜军置,属和溪安抚司。治所在今四川武胜县南二十里旧县。二十四年 (1287) 降为定远县。②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牟州千户置,属威楚路。治所在今云南牟定县西北

  • 五谷城

    北宋置,属夏州。即今陕西吴旗县北五谷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