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洞
即荆山洞。今安徽广德县东北七十里太极洞。《方舆纪要》卷29广德州:五花岩山“其相近者曰长乐洞,广数丈,深不可测”。《清一统志·广德州》:“《州志》:有大洞在州北六十里,一名长乐洞。洞口如厦屋四五间,可容千人。一径斜入,有石燕群飞,乳泉滴沥,神人佛像,棋盘钟磬之属,皆白石天成。岸下有潭,深不可测,相传与太湖相通,即荆山洞也。”
即荆山洞。今安徽广德县东北七十里太极洞。《方舆纪要》卷29广德州:五花岩山“其相近者曰长乐洞,广数丈,深不可测”。《清一统志·广德州》:“《州志》:有大洞在州北六十里,一名长乐洞。洞口如厦屋四五间,可容千人。一径斜入,有石燕群飞,乳泉滴沥,神人佛像,棋盘钟磬之属,皆白石天成。岸下有潭,深不可测,相传与太湖相通,即荆山洞也。”
在今陕西渭南市东东阳水附近。为长安与洛阳间重要陆路交通驿站。《资治通鉴》:南朝梁中大通六年(534),北魏主循河西行,宇文泰备仪卫迎帝,“谒见于东阳驿”。即此。在今陕西省渭南市东东阳水附近。为隋唐时长
即闵行镇。今上海闵行区东南闵行镇。明洪武六年(1373)于此置黄浦巡司。
一作迦罗舍佛。在今泰国曼谷湾西北之叻丕一带。《新唐书·南蛮列传》: “又有哥罗舍分、修罗分、甘毕三国贡方物。……哥罗舍分者,在南海南,东堕和罗。”
①一名石宝山。又名石桥山。在今浙江衢州市南二十里。《水经·渐江水注》: “ 《东阳记》云: 信安县有悬室坂。晋中朝时有民王质,伐木至石室中,见童子四人弹琴而歌……俄顷,童子曰其归,承声而去,斧柯漼然烂
明置,属儋州。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排浦镇。
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东。明隆庆年间,由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及其妻三娘子主持修建。原名灵觉寺,后改名寿灵寺。万历间,迈达里胡图克图来此传教,故又称迈达里庙、麦大力庙或美岱召。原名灵觉寺,后改寿灵寺。在
即今云南泸西县城。《方舆纪要》卷115广西府:广西城“府治旧在矣邦、生纳二村,无城。明朝成化中,始筑土城,寻圮。隆庆五年, 易以砖石,周三里有奇”。
在东汉都城雒阳北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与南宫相对。《后汉书·光武帝纪》注引蔡质 《汉典职仪》 曰: “南宫至北宫,中央作大屋,复道,三道行,天子从中道,从官夹左右,十步一卫。两宫相去七里。”
在今四川三台县。产井盐。民国设场长,理盐务。
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云安镇。为盐场。此处历来为我国著名盐产区。西汉时置盐官。唐、宋置云安监。明置云安场盐课司。清置盐课大使。民国置云阳场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