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溪河
一名盐井河。在今四川自贡市南。西支为旭水河,北支为威远河,在市西北两河口会合后,始称釜溪河,经市中心区西南,东南流至富顺县西南注入沱江,釜溪河既为产盐河,也是运盐河。两河口以下通木船。民国 《富顺县志》,富顺县水系图: 县西有盐井河。
沱江支流。在四川省中部。源于威远县境西北俩母山,称威远河。东南流至自贡市与旭水河汇合后称釜溪河,流至富顺县李家湾入沱江。长195千米,流域面积 3540 平方千米。利于梯级开发、提灌,通行木船,是省内著名的渠化河流。
一名盐井河。在今四川自贡市南。西支为旭水河,北支为威远河,在市西北两河口会合后,始称釜溪河,经市中心区西南,东南流至富顺县西南注入沱江,釜溪河既为产盐河,也是运盐河。两河口以下通木船。民国 《富顺县志》,富顺县水系图: 县西有盐井河。
沱江支流。在四川省中部。源于威远县境西北俩母山,称威远河。东南流至自贡市与旭水河汇合后称釜溪河,流至富顺县李家湾入沱江。长195千米,流域面积 3540 平方千米。利于梯级开发、提灌,通行木船,是省内著名的渠化河流。
1943年由上果洛地区析置,驻茶郎寺 (在今青海玛多县东南)。1946年裁撤。1943年由上果洛地区析置,治今青海省玛多县东南茶郎寺。1946年撤销。
亦名麦积山。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南八十里麦积乡境,是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从公元四、五世纪的西秦起,历代在山中开凿了许多石窟,为我国大型石窟群之一。《魏书·李焕传》:正始三年(506),秦州主簿
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南。民国 《湖北通志》 卷34竹山县: 秦口市 “在县东南七十里”。集镇名。在湖北省房县西部、秦口河西岸。属门古寺镇。人口1600。原为公社、乡人民政府驻地。秦王寨以北高塘河口得名。为
春秋晋置,治所在今河北任县东之东固城。《左传》:襄公三十年(前543),“羽颉出奔晋,为任大夫”。即此。西汉仍为县,属广平国。东汉属巨鹿郡。魏晋属广平郡。北魏属北广平郡。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596)
在今山东广饶县东北一百里。清时设盐大使。后因黄河决口,场署被淹,迁于广饶城内。后又迁于羊角沟。民国时与官台场改并为王官场,驻寿光县侯镇。
一名瓦岗寨。即今河南滑县东南瓦岗寨乡。民国《重修滑县志》卷6:“瓦岗集,距城五十里。”
明永乐七年(1409)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初在三万卫城(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永乐后徙治辽阳城内(今辽宁辽阳市老城)。清废。明永乐七年(1409年)置,治今辽宁省开原市东北老城,后移治今辽阳市老城
宋大理置,属石城郡。在今云南富源县东南八十六里亦佐。明 《寰宇通志》 卷112: “蛮云夜苴,本酋名。” 元代改亦佐县。大理后期置,治今云南省富源县东南亦佐。元至元年间废入罗雄州。
①即今四川大足县东六十里万古镇。清道光《大足县志》卷2:万古场“在县东八十里”。②即今四川合川市西北燕窝镇。清光绪《合州志》卷4:万古场“距城一百六十里”。
亦作平石。即今广东乐昌市西北一百六十里老坪石镇。清有千总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