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金城县

金城县

①西汉置,属金城郡。治所即今甘肃兰州市西北西固城。《汉书·地理志》 金城郡注引应劭曰: “初筑城得金,故曰金城。” 臣瓒曰: “称金,取其坚固也。” 十六国前凉为金城郡治。西秦曾迁都于此。北魏废。隋大业初改子城县复置,为金城郡治。治所即今甘肃兰州市。隋末改名五泉县。唐咸亨二年(671) 复名金城县,为兰州治。天宝元年 (742) 又改为五泉县。

②北魏初置,属金城郡。治所在龙支堡 (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镇)。西魏废帝二年(553) 改名龙支县。

③北周置,为旭州通义郡治。治所在今甘肃碌曲县东南。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美俗县。

④唐武德二年 (619) 改因城县置,属延州。治所在今陕西甘泉县西北。天宝元年 (742) 改名敷政县。

⑤唐武德四年 (621) 分涟水县置,属涟州。治所在今江苏涟水县北二十里。贞观元年 (627)废。

⑥唐景龙二年 (708) 改始平县置,属雍州。治所在马嵬城 (今陕西兴平市西二十五里马嵬镇)。《元和志》 卷2: “景龙二年,金城公主出降吐蕃,中宗送至此县,改始平县为金城县。” 开元元年 (713) 属京兆府。至德二载 (757) 改名兴平县。

⑦唐乾元二年 (759) 改广武县置,属兰州。治所在今甘肃永登县东南。后地入吐蕃,废。

⑧唐末置,为应州治。治所在今山西应县东。乾符间移治今应县。明洪武初废。《资治通鉴》: 五代晋天福二年 (937),“应州马军都指挥使金城郭崇威亦耻臣契丹,挺身南归”。胡三省注: “按此非兰州之金城,乃应州之金城县也。”

⑨北宋置,为羁金城州治。治所即今广西河池市。元废。

⑩1919年8月改金县置,属甘肃兰山道。治所即今甘肃榆中县。同年10月改名榆中县。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属金城郡。十六国前凉为金城郡治,西秦乞伏乾归称河南王迁都于此。北魏废。隋大业初改子城县为金城县,治今兰州市。为金城郡治。后改为五泉县。唐咸亨二年(671年)复改为金城县,为兰州治。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五泉县。(2)北魏置,治龙支堡(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南)。西魏改为龙支县。(3)北周置,治今甘肃省碌曲县东。为通义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美俗县。大业初又改为洮源县。(4)唐武德二年(619年)以因城县改名,治今陕西省甘泉县西北。天宝元年改名敷政县。(5)唐武德四年分涟水县置,治今江苏省涟水县北。属涟州。贞观元年(627年)仍废入涟水县。(6)唐景龙四年(710年)以始平县改名,治今陕西省兴平市。唐中宗于是年送金城公主入蕃,别于此,因名。属雍州。至德二载(757年)改今名。(7)唐乾元二年(759年)改广武县置,治今甘肃省永登县。属兰州。广德元年(763年)地入吐蕃后废。(8)五代唐明宗以其出生地金凤城为金城县,治今山西省应县东。为应州治。北宋乾符中迁治今应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入应州。(9)北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金城江镇。为宜州所领羁縻金城州治。元废。(2)旧县名。1919年改金县为金城县,治今甘肃省榆中县。同年又改为榆中县。


猜你喜欢

  • 江湾

    即今上海市虹口区北部江湾镇。《宋史·韩世忠传》:南宋建炎四年(1130),“世忠以前军驻青龙镇,中军驻江湾,后军驻海口”。即此。元、明置巡司于此。清设把总驻守。区片名。在上海市区北部,泛指今虹口区江湾

  • 龙须山

    ①在今安徽绩溪县东,接歙县界。《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龙须山“在县东二十里,高五百仞,周三十里。山顶有池, 四时不竭”。产龙须草,所制澄心堂纸,为文房四宝中珍品。②在今江西吉安县西。《舆地纪胜》卷3

  • 仓松县

    东汉改苍松县置,属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南。十六国后凉改名昌松县。

  • 卡撒

    亦名喀尔撒尔。在今四川金川县南卡撒乡。《清史稿·温福传》:温福等疏言征大小金川,“一为卡撒正路, 自美诺至噶尔依, 约五程, 为傅恒进军路”。乾隆四十一年(1776)后,设卡撒汛。

  • 武利墟

    即今广西灵山县南九十里武利镇。明嘉靖《钦州志》 卷7灵山县: “武利墟在治南八十里上安业乡。” 清设把总驻守。

  • 拂云 (雲) 祠

    即拂云堆神祠。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敖陶窑子古城。《元和志》 卷4: “先是 (唐) 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堆神祠,突厥将入寇,必先诣祠祭酹求福,因牧马料兵而后渡河。”景云二年 (711)

  • 三晋

    古地区名。春秋末,晋国的卿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是为战国时的韩、赵、魏三国,史称三晋。其辖境屡有变迁,战国晚期相当于山西省,河南省中部和北部,河北省南部和中部。《商君书·徕民》:“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

  • 芊口镇

    在今湖南华容县南。《梁书·胡僧祐传》:太宝二年(551),僧祐援巴陵,与侯景将任约遇于“南安芊口”,即此。

  • ①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兖州市西北。《春秋》: 隐公九年 (前714),“夏,城郎”。又庄公十年(前684),“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即此。清江永 《春秋地理考实》 谓隐九年所城之郎为 “鲁近郊之

  • 商州寨

    南宋置于废商州,属叙州。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商州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