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桥寨
在今甘肃岷县西四十里。《明一统志》卷37岷州卫 “曹家寨” 条下: “自是而西又有中寨、野狐桥、冷地峪三寨。”
在今甘肃岷县西四十里。《明一统志》卷37岷州卫 “曹家寨” 条下: “自是而西又有中寨、野狐桥、冷地峪三寨。”
即今安徽明光市东南石坝镇。旧属盱眙县。清光绪《盱眙县志稿》卷3:石坝集在“西南九十五里”。
又称史赕。唐南诏中心区十赕之一,治所在大厘城(今云南大理市西北六十里喜洲镇)。辖境约当今云南大理市北部。宋大理改喜赕。南诏于大厘城置,治今云南省大理市北喜洲镇。为南诏直辖西洱河(今洱海)区域十赕之一。
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南海县: 金鹅岭 “一名飞凤岭。其山峻险,中藏群峰,下枕茭塘,接洋海。正统末,乡民立镇于此以避寇”。
即今山东昌乐县东南朱汉乡。明嘉靖《昌乐县志》:朱寒店集在“县东南七十里”。
在今江西修水县东南一百二十里。《舆地纪胜》卷26隆兴府:毛竹山,“《修水志》云:在分宁县南一百二十里。其山多毛竹, 因以得名”。《方舆纪要》卷84南昌府宁州:毛竹山,“《图经》云:此山路塞,宋治平间有
西周名杞,为杞国都。春秋初杞国徙都后,始名雍丘,为宋邑。在今河南杞县。《春秋》:哀公九年 (前486),“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后为郑邑。战国初为韩邑。《史记· 韩世家》: 景侯虔元年 (前408
又作石硖寨。北宋置,属崞县。在今山西原平市东北。
①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即今河南遂平县。南朝宋废。隋大业三年(607)改遂宁县复置,属汝南郡。唐武德四年(621)属豫州,贞观元年(627)废。八年(634)复置。宝应元年(762)属蔡州。元和十二年
在今江西永修县东北吴城镇东。《寰宇记》卷106洪州南昌县:吉州山“在城西北一百九十里,与松门山相对。其上居民云是秦时移此”。
即今四川宜宾县西北高场镇。清光绪 《叙州府志》 卷8宜宾县: 高家场在 “治西北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