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宪宗二年(1252)升齐东镇置,属河间路。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北麻姑堂。明属济南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南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58年撤销,并入邹平、博兴二县。古旧县名。蒙古宪宗三年(1253年
在河北饶阳县西北十三里。《方舆纪要》卷14饶阳县:“县西北十三里有花台,高五丈。相传慕容垂及拓拔珪皆屯营于此。”
即今俄罗斯莫斯科东南梁赞。《元史·宪宗纪》:蒙哥“复与诸王拔都征斡罗思部,至也烈赞城,躬自搏战,破之”。
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南。《清一统志·饶州府一》:团湖山“在万年县(今青云镇)西南,接余干、安仁二县界。其下有团湖坪,宋末张孝忠与元兵战死于此”。
在今四川云阳县西北养鹿乡。清咸丰《开县志》卷4:网鹿溪渡“在县东六十里”。
即湖润寨。今广西靖西县东南湖润镇。《明史·地理志》 镇安府: “逻水发源府北土山峡中,下流至胡润寨,与归顺州之逻水合。”
1920年由喀什噶尔道的和阗、墨玉、于阗、洛浦、皮山、叶城六县置,属新疆省。治和田县(今新疆和田市)。辖境约当今新疆和田地区。1928年废。1920年4月由喀什噶尔道的和阗、墨玉、于阗、洛浦、皮山、叶
五代时建。在今河南温县西北大吴村。现存大雄殿、天王殿为元至元五年 (1339) 重建,殿内残存元代壁画。五代晋天福二年 (937) 石刻经幢,明天顺五年 (1461) 所铸大铁钟,均为珍贵文物。五代时
在今新疆和田县南铁龙滩一带。清宣统《新疆图志》 卷9: 塔勒塔得 “柴草俱缺”。
即今安徽枞阳县治。《方舆纪要》 卷26桐城县: 枞阳城,“ 《城邑考》: 宋末桐城县移治枞阳镇,后又徙池之李阳河。元始还旧治。今仍为枞阳镇。明初置税课局于此”。清末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陈玉成曾在此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