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观音桥

观音桥

原名栖贤桥。又名三峡桥。在今江西星子县北庐山含鄱口下栖贤谷。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舆地纪胜》卷25南康军:三峡桥“在庐山之归宗寺,最为庐山之雄观。苏子由记曰:水行石间,声如雷霆,如千乘车,行者震悼,不能自持,虽三峡之险不过也”。桥单孔石构,由五道并列券组成,拱石为带子母榫的花岗岩,上有建桥年代及工匠的题刻多处。两头桥基立于巨石之上,桥身保存完好。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南麓栖贤谷中。因桥侧建有观音寺,故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又因唐李渤曾在附近栖贤寺中读书,又名栖贤桥。还因桥跨三峡涧上,又称三峡桥。长24.45米,宽4.1米。单孔石桥。桥孔内圈用7排长方形花岗石排砌,石块间以子母榫衔接,极为坚固,设计独特。除桥面石栏杆为清代加建外,均为宋代原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大山庄

    即今山东无棣县北大山镇。民国《无棣县志》卷2:大山桥“在大山南,距城六十里”。

  • 往流集

    即今河南固始县北五十里淮河南岸往流镇。清置巡司于此。

  • 礼山县

    ①隋开皇九年(589)改东随县置,属应州。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以礼山为名。大业初属义阳郡。唐初属应州,武德八年(625)废。②1933年析孝感、黄安、黄陂三县及河南罗山县地置,属湖北省。治所在毛家

  • 三隆墟

    即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钦江北岸三隆镇。清设千总驻防。

  • 大冈

    在今四川康定县东深沟子。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打箭炉营官昌则集列叛乱,与清军在此激战。民国贺觉非《西康纪事诗本事注》:“惟大冈不下,后由泸定把总王允吉、天全土官王自唐,募健卒五百人,绕至大冈之后

  • 南镇山

    即今浙江绍兴市南会稽山。系古代五镇之一。《新唐书·地理志》 越州会稽县: “有南镇会稽山。”

  • 顶真

    在今云南勐海县西南。清设土便委。

  • 归化江

    ①在今广西昭平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7昭平县:归化江在“县西北八十里。源出永安州界仙回洞,流经废归化县,因名。东南流入于漓江”。②今越南北部之红河,以流经归化州而名。《元史·地理志》:安南“有归化

  • 丰顺县

    清乾隆三年(1738)析海阳、揭阳、大埔、嘉应地置,属潮州府。治所在今丰顺县北丰良镇。《清一统志·潮州府》:丰顺县,“治丰顺镇, 因以为名”。民国初属广东潮循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49年迁汤坑

  • 千金堰

    ①在今山西临汾市东北。《清一统志·平阳府》:千金堰“在临汾县东北八里。明万历间建。高一丈六尺,阔七尺,长一百二十丈。建闸四,以障涝水。其西北三十步为洞,砌以砖石,高三丈”。②即千金堨。在今河南洛阳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