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寺
东晋建武元年(317)建。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四里西山东侧山腰。《名胜志》:“黄鲁直题牓,苏子瞻、张文潜皆有诗。”
在湖北省鄂州市西山主峰东侧山腰,以山而名。因其前有菩萨泉,亦名灵泉寺。据记载,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名僧慧远得“文殊师利菩萨金像”,于吴王孙权避暑宫故址兴建。后屡毁屡修。现有文殊师利堂、天王殿、拜殿、大雄宝殿、武圣殿、英雄避暑门、读书堂、才子赋佳门等,系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建,近年又加修葺。巍峨挺拔,灵秀精致,塑像生动。四周峰回路转,鸟语花香,极富山林意趣。
东晋建武元年(317)建。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四里西山东侧山腰。《名胜志》:“黄鲁直题牓,苏子瞻、张文潜皆有诗。”
在湖北省鄂州市西山主峰东侧山腰,以山而名。因其前有菩萨泉,亦名灵泉寺。据记载,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名僧慧远得“文殊师利菩萨金像”,于吴王孙权避暑宫故址兴建。后屡毁屡修。现有文殊师利堂、天王殿、拜殿、大雄宝殿、武圣殿、英雄避暑门、读书堂、才子赋佳门等,系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建,近年又加修葺。巍峨挺拔,灵秀精致,塑像生动。四周峰回路转,鸟语花香,极富山林意趣。
南齐置,属始兴郡。治所在今广东始兴县西七里。寻改为正阶县。
即今四川甘孜县东南拖坝乡。“拖坝”,藏语意为南方。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红四、六两方面军会师于此。
西汉文帝二年 (前178) 改河间郡置,治所在乐成县 (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六里)。辖境相当今河北献县及泊头市等地。东汉初并入信都国,永元二年 (90) 复置。辖境扩大,相当今河北雄县及大清河以南,南运河
一作闷惧卢。西藏古地名。约在今贡噶县昌果区。《新唐书·吐蕃传》:“曰闷怛卢川,直逻娑川之南百里,臧河之所流也。”指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南、雅鲁藏布江两岸平原一带。《新唐书·吐蕃传》:“闷怛卢川,直逻娑川
在今福建三明市西岩前镇。《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永安县: 黄杨岩 “在县北六十里,与汀州府归化县接界。上多小黄杨,因以名岩。后亦名万寿岩。又名鳞峰岩”。
即赤堇山。在今浙江奉化市东北白杜乡。宋 《宝庆四明志》 卷14奉化县: 鄞城山在 “县东五十里。古鄞城在其下,故名”。
明置,在今宁夏中宁县东北渠口农场。清乾隆二十年 (1755) 裁。
在今山西平顺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42平顺县 “照城” 条: “益阳城在县东南四十里,今为城头村,……慕容永所筑。”
即丘头。在今河南沈丘县东南四十里颍水北岸。《晋书·海西公纪》: 桓温帅师伐前燕,太和五年 (370) 四月,“桓温部将竺瑶破 (袁) 瑾于武丘”。即此。在今河南省沈丘县东南。本名丘头,三国魏末司马懿平
20世纪30年代伪满改都山设治局置,属热河省。治所在大障子 (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1945年9月改为青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