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郡
十六国后凉置,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东南。《晋书·吕光载记》:东晋隆安元年(397)郭黁叛,“西安太守石元良率步骑五千赴难,与(吕)纂共击黁军,破之”。又《沮渠蒙逊载记》:段业神玺二年(398),“业筑西安城,以其将臧莫孩为太守”。北魏废。
十六国后凉置,治今甘肃省张掖市东南。辖境约相当今张掖东部地区。北魏废。
十六国后凉置,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东南。《晋书·吕光载记》:东晋隆安元年(397)郭黁叛,“西安太守石元良率步骑五千赴难,与(吕)纂共击黁军,破之”。又《沮渠蒙逊载记》:段业神玺二年(398),“业筑西安城,以其将臧莫孩为太守”。北魏废。
十六国后凉置,治今甘肃省张掖市东南。辖境约相当今张掖东部地区。北魏废。
在今福建同安县南。《方舆纪要》卷99同安县:五通岭在“县东(据《清一统志》,当作南)七十里。《志》云,宋幼主避蒙古兵至泉城,闻蒲寿庚之乱,止郡城北法石寺,越城南下辇,今为下辇铺。自下辇铺过县东五都龙窟
在今广东珠海市西南三灶岛之西。《方舆纪要》 卷101香山县 “井澳” 条内: “ 《志》 云,县有浪白澳,为海道戍守处。”
在今甘肃民乐县南三十里。十六国前凉置祁连郡治此。《资治通鉴》:唐开元十六年(728),“左金吾将军杜宾客破吐蕃于祁连城下”。即此。在今甘肃省张掖市南。十六国前凉置祁连郡治此。唐开元十六年(728年)杜
《左传》:哀公元年(前494),“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对夫椒山的解释,共有三说:(1)《左传》杜预注:“夫椒,吴郡吴县西南大湖中椒山。”即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之包山, 又名洞庭西山。(2)《寰宇记》
①在今山西河津市东。《文中子·事君篇》: “疏属之南,汾水之曲,有先人之敝庐在,可以避风雨。”②即雕山。在今陕西绥德县西南。《山海经·海内西经》: “贰负之臣日危,危与贰负杀窫窳,帝乃梏之疏属之山。”
即今广西博白县西绿珠江。唐刘恂 《岭表录异》 卷上: “ (白) 州界有一派水,出自双角山,合容州江,呼为绿珠江,亦犹归州有昭君村,盖取美人生处为名矣。” 此水源出六万大山,东南流注入南流江。西晋石崇
即今江西吉水县南大洲上。《清一统志·吉安府一》:大洲“在吉水县南二十里。元至正中,设兵屯守,居民辏集,后废”。
一名凤凰山。在今广东阳东县西北。《舆地纪胜》卷98南恩州:凤凰山“一名北甘山。……《倦游录》云:南恩州北甘山,壁立千仞,有瀑水飞下,猿狖不能至。凤凰巢其上,彼人呼为凤凰山”。
在今广西钦州市西北。《元丰九域志》卷9:安远县有安京山。《舆地纪胜》卷119钦州:安京山,“《隋志》云:保京县北七十里安京山,似惠州罗浮山”。
在今西藏日土县北。《清一统志·西藏》:冈里木孙山“在鲁多克城西北三百八十里,山甚高险, 自遮达布里山绵亘而北,至此为阿里之北界”。“冈里”藏语意为雪山,“木孙”突厥语意为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