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郡
北魏置,属豳州。治所在彭阳县(今甘肃西峰市北彭原乡)。隋开皇初废。
北魏置,治彭阳县(今甘肃庆城县西南)。属豳州。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庆阳县。隋开皇初废。
北魏置,属豳州。治所在彭阳县(今甘肃西峰市北彭原乡)。隋开皇初废。
北魏置,治彭阳县(今甘肃庆城县西南)。属豳州。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庆阳县。隋开皇初废。
即今湖北汉川县西南池口乡。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汉川县西南有张池口。
又名梅岭。俗呼为秀岭。在今江西广昌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6建昌府广昌县 “血木岭” 条下: 修岭 “在县西南六十里,接宁都县界。《旧志》:县西南百二十里有梅岭,与赣州虔化县分界。盖即修岭矣”。
在今山东昌邑市北五十里鱼尔堡。《方舆纪要》 卷36昌邑县 “海” 条下: “有鱼儿浦巡司,为滨海戍守处。” 《清一统志 · 莱州府二》 谓鱼儿铺“明初设巡司,崇祯时废”。
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近空舲峡。南宋陆游《入蜀记》:“过达洞滩,滩恶,与骨肉皆乘轿陆行过滩。滩际多奇石,五色粲然可爱,亦或有文成物象及符书者。”
隋、唐东京洛阳皇城南洛水上,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南。洛水经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有桥: 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即黄道桥。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旧城西南、隋唐皇城南洛水上。洛水经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
①亦名虞山、吴坂、虞坂、盐坂。中条山支脉。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跨夏县、平陆界。《续汉书·郡国志》:河东郡大阳县有吴山。②即首阳山。又名雷首山、历山。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南。《史记·五帝本纪》:“舜
即今台湾省南投县东北国姓乡。1662年郑氏治台后,刘国轩屯垦时名内国姓,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改设国姓庄。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国姓乡。
又名百门山。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北七里。《晋书·阮籍传》:“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即“百泉山”。
即今湖北浠水县西南六神乡。民国《湖北通志》卷33蕲水县:“六神港市在县南二十里。”
即今江西余干县东南黄金埠。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2: 余干县东南 “霞山又十里至黄埠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