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乐设治局
1943年1月由托索湖、长石头山一带析置,治所在长石头(在今青海玛多县东)。1946年2月裁撤。
1940年由托索湖、长石头山一带析置,治长石头(在今青海玛多县东)。1946年裁撤。
1943年1月由托索湖、长石头山一带析置,治所在长石头(在今青海玛多县东)。1946年2月裁撤。
1940年由托索湖、长石头山一带析置,治长石头(在今青海玛多县东)。1946年裁撤。
即今山西灵石县南仁义乡。《宋史·杨廷璋传》:五代周世宗时,“率兵入太原境,拔仁义、高壁等砦”,即此。即今山西省灵石县南仁义镇。相传刘武周所筑,山崖壁立,四面堑削,地势险要。《宋史·杨廷璋传》:周世宗时
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宋史·地理志》潭州衡山县: “有黄簳银场。” 元废。
亦作涛雒镇。金置,属日照县。即今山东日照市西南涛雒镇。
在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 (岩前镇)) 西三十八里西溪南村。为过街亭。始建于元天顺元年(1328)。明景泰七年 (1456) 重建。亭梁枋上刻有题铭: “景泰七年岁次丙子十一月十八日甲申吉辰重建绿绕亭,以
即今广东阳东县东南临海之东平镇。清设东平墟汛。
即今江西临川市东南青泥镇。明弘治 《抚州府志》 卷6临川县: “青泥渡东岸有义渡。” 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2: 临川县东南青泥渡汛。
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南。《魏书·地形志》: 平恩县 “有康台驿”。《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九年 (384),燕慕容农起兵,“自将攻破馆陶,收其军资器械,遣兰汗、段讚、赵秋、慕舆悕略取康台牧马数千匹”。即此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北七十里。清乾隆二十年(1755)设驿。
在今广西藤县西南六十里。《明史·地理志》: 藤县西南有驿面巡司。后废。
唐末置,属云州。治所即今山西浑源县。辽属应州。金贞祐二年 (1214) 为浑源州治。蒙古至元四年 (1267) 废。1912年改浑源州置浑源县,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