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峨口城
清建,在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北英额门镇。《清一统志 ·奉天府二》: 英峨边门 “在开原县东南,有英峨口城”。
清建,在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北英额门镇。《清一统志 ·奉天府二》: 英峨边门 “在开原县东南,有英峨口城”。
又称西陵。在今江苏南京市古鸡笼山之阳。据唐许嵩《建康实录》记载:东晋元帝建平陵、明帝武平陵、成帝兴平陵、哀帝安平陵均在鸡笼山之阳。鸡笼山(今南京市北极阁)位于东晋南朝建康城西。
又名夏浦。在今江苏江阴市西十里夏港镇。宋置夏港寨。清毕沅 《续资治通鉴》: 南宋建炎三年 (1129),“金人攻江阴,至夏港,距城八里而近”。即此。明天顺初,移利港巡司于此。在江苏省江阴市北部偏西,北
即吴国。先秦国名。为周太王子太伯、仲雍所建,初都藩离(一作梅里,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南),后迁都吴(今江苏苏州市)。春秋后期国力强盛,南败越国,并北上与晋国争霸。公元前473年为越国所灭。见“吴”。
汉西域国名,属西域都护府。国都在番渠类谷 (今新疆阜康市东北)。
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达巴东南一百四十多里。“乌扎”,藏语意为头发,“拉”意为山口。是我国西藏阿里地区达巴宗东波到印度觉朗姆一带的山口通道。
①唐贞观十 一年 (637) 置,属涪州。治所即今四川南川市。《元和志》 卷30宾化县: 隆化县“以县西永隆山为名”。先天元年 (712) 改为宾化县。北宋熙宁三年 (1070) 改为宾化砦,四年 (
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三十里。《左传》:成公二年(前589),齐侯以辟司徒之妻有礼,“予之石窌”。即此。古邑名。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东南。《左传》成公二年(前589年):齐侯以辟司
①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十三里禹陵。《史记·太史公自序》: “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 即此。②在今陕西旬阳县东一百三十里。《清一统志·兴安府二》: 禹穴 “高八尺,深九尺,旁镌 ‘禹穴’ 二字。穴右有
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东北一百六十二里奉科乡 (营盘)。清设俸可汛。
即今江苏阜宁县西南童营。清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淮安府二》: 童家营巡司 “在山阳县黄河北岸,分防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