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舒城县

舒城县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舒州。治所在今河南新蔡县北。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复置,贞观元年 (627) 废。

②唐开元二十三年 (735) 置,属庐州。治所即今安徽舒城县。元属庐州路。明属庐州府。民国初属安徽安庆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


在安徽省中部。属六安市。面积2092平方千米。人口98.9万。辖17镇、13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汉置龙舒县,治今龙河口附近。东北部为舒县地。均属庐江郡。东晋废。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析合肥、庐江二县地置舒城县,取龙舒故城为名。治今城关镇,属庐州。元属庐州路。明、清属庐州府。1914年属安庆道,1927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属皖北行署区六安专区。1952年属安徽省六安专区。1971年属六安地区,1999年属六安市。地处皖西山地东侧坡地向巢湖平原过渡地带。西南部多山,猪头尖海拔1539米,为最高点。向东延展为晓天盆地、河棚盆地和中部的丘陵岗地。东北部为巢湖平原相连的平畈圩区。杭埠河上游有龙河口水库,下游与丰乐河合流入巢湖。由龙河口水库分出杭北和舒庐两大干渠与淠杭干渠相通,形成淠史杭灌溉体系在舒城、庐江、金安、裕安四县区境的灌溉网。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林产以杉、松、竹为主,兼有油茶、油桐、板栗、栓皮栎、生漆及五倍子、半夏、桔梗等药材。农产有稻、小麦、玉米、棉花、麻、花生等。矿产有铜、铁、锡、锰、铬、锌、磁石。有麻纺、制茶、化肥、建材、农机修配、机械等厂。特产舒席。合安、舒岳、军二、舒霍公路经此。杭埠河、丰乐河下游通小轮。名胜古迹有七门堰、龙眠山、西汤池温泉和万佛湖等。


猜你喜欢

  • 朗陵

    一名乐陵。在今河南确山县南十八里任店镇。《魏书·蛮传》: 延兴中大阳蛮酋桓诞内属,拜征南将军、东荆州刺史、襄阳王,“治于朗陵”。即此。

  • 万安桥

    即洛阳桥。今福建泉州市东北洛阳桥。即“洛阳桥”。

  • 酒官水

    即醁水。 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北。 《舆地纪胜》 卷57郴州: 酒官水,“ 《吴录》 并 《郡国志》俱云,郴程水乡出美酒”。《方舆纪要》 卷82兴宁县:醁泉 “昔置官酿于此

  • 龙驹寨设治局

    1947年由商县、雒南、山阳三县析置,治龙驹寨(今陕西丹凤县)。1949年6月全境解放后,改设丹凤县。1947年由商县、雒南、山阳三县析置,治今陕西省丹凤县龙驹寨镇。1949年撤销,改设丹凤县。

  • 斡鲁速城

    金代北境城屯。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南乌尔顺河西。《金史·内族襄传》: 襄统北征诸军讨伐叛部 (阻䪁,即塔塔儿), 自临潢 “出师大盐泺,复遣右卫将军完颜充进军斡鲁速城,欲屯守,俟隙进兵

  • 西江县

    1933年7月江西革命根据地由会昌、雩都、瑞金三县边地析置,治所在西江圩(今江西会昌县北西江镇)。1935年3月废。旧县名。中央苏区粤赣省设。1933年由雩都、会昌、瑞金三县(今属江西省,雩都县即今于

  • 青羊驿

    即今陕西勉县西南青羊驿镇。清乾隆三十八年 (1773) 移设县丞,嘉庆十三年 (1808)裁。

  • 归正县

    唐贞观三年(629)置,属羁縻洪州(后改彭州)。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后废。

  • 七甸铺

    即今云南呈贡县东北三十二里七甸乡。旧置哨。滇越铁路经此。

  • 五虎涧

    在今山西垣曲县南六十五里五福涧村。黄河渡口。明嘉靖时置千总于此。又名五福涧。即今山西省垣曲县南五福涧。为古黄河津渡,明嘉靖时置千总于此,以防矿徒。